赵军放完炮仗一回身,就见马玲穿着他淘汰下来的旧工装,穿着水鞋、戴着帽子、扎着头巾、扛着叉子向这边走来。
农忙的时候就这样,早起四五点钟就下地,干俩小时回来吃早饭。吃完早饭稍微休息片刻,再接着去地里干活。
而赵军一看自己媳妇这装扮,就知道马玲这是要去捞草。
今年老太太把她家那四亩水田要回来给赵家种,而种水田还挺复杂,犁地、放水以后,去年种地的稻秧渣子、杂草就会飘在水面上。
得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捞出来,才能进行下一步播种。
捞草这个活儿,是种地里数一数二的累活,可偏偏这几家人里,除了马玲和老太太,竟没一个种过水田的。
老太太都七十多了,即便下地也不能让她干这活。于是捞草这边就是马玲挑大梁,她这几天就带着杨玉凤、徐春燕、刘梅在稻池子里干活。
“媳妇儿,你们连干两天了,要不歇一头午呗?”赵军知道种地辛苦,要不然以后咋有那么多农村孩子都想往城里跑呢。
就这两天,赵军摸自己媳妇小手,感觉都没有以前光溜了。
“不行。”马玲一脸严肃地对赵军说:“趁着这两天有风,赶紧干出来得了。”
捞草这个活儿,在有风天干的话,能省一多半的力。
因为风会将飘在水面上的杂草吹到岸边,这里的岸边用当地话叫池梗子。
这样一来,人站在池梗子上就能捞草了。
不然的话,就得下水去捞。下水的话,水深人受罪。
水浅的话,浮草不往边上来,全在稻池中间飘着。人去中间捞倒是可以,关键捞起来的草不好处理。
不像在稻池边上捞草,捞上来的草,直接就往池梗子上一拍,省时省力。
“那你们中午吃啥呀?”赵军问,马玲道:“中午三大爷说,他给我们送饭去。”
“哎?”听马玲这话,赵军一怔,道:“今天爸和赵叔都上山,谁在家做饭呐?”
邢三是能做饭,但他只保证能把饭做熟,跟好吃绝不沾边。
“赵爷做。”马玲笑着应了一声,赵威鹏一家已经融入到了这个小集体中,赵老太和梁雪梅跟着下地,赵老爷子在家做饭。
“行,那我看我要能晌午前回来,我就给你们送饭。”赵军如此说,马玲却道:“你不用着急,也不用惦记我,完了你上山多注意点儿。”
昨天一战那么的惊险,让马玲有些后怕,从昨晚开始就叮嘱赵军,以后上山一定得小心加小心。
被媳妇关心的赵军哈哈一笑,他刚要说些什么,就听院外有人道:“大哥,如海来也。”
话音落下,就见李如海闯进门来,身后还跟着马洋。
自从上次被马大富暴抽了一顿,马洋这小子正经老实了一阵子。最近除了上学,就是帮王翠花干农活,让马家老两口很是欣慰。
看到马洋来了,马玲诧异地道:“小弟你咋来了呢?家有事儿啊?”
“家没事儿,姐。”马洋说话时,瞟了赵军一眼,道:“听如海说的,我姐夫今天上山,需要人帮着扛东西。我在家待着也没啥事儿,我寻思我跟着去吧,到那儿帮我姐夫搭把手啥的。”
马洋这番话说的挺漂亮,可赵军、马玲闻言皆是一怔,马玲随即问道:“啥玩意在家待着没啥事儿啊?咱家地里那活儿都干完啦?”
“地里活儿……”马洋稍微停顿一下,笑道:“咱爸今天不休息了么,让他跟妈去就得了呗。”
说完这话,马洋不等马玲有何反应,直接蹿到赵军身旁,抓着赵军胳膊,道:“姐夫,我跟你去,有多少肉,我都给你背。”
与当初一心进场的李如海不同,马洋是一心想上山打围。
在他眼中,赵军就是榜样,一个人背棵枪,带两条狗、一个傻大个儿,就能打下这么大一份家业,马洋认为自己也不差。
对于马洋的要求,赵军不敢立刻答应,而是看向马玲。
“你去什么……”马玲刚要拒绝,就见林祥顺一家三口从大门进来。
几人互相打过招呼,看马洋也在,徐春燕笑道:“小洋今天没跟我马娘下地呀?”
“没有,林嫂子。”马洋抓住机会,笑着一指赵军道:“我今天跟我姐夫上山,帮我姐夫背背东西。”
说完这话,马洋看了眼马玲,虽挨了马玲一记白眼,但他都当着林祥顺两口子这么说了,那马玲就不可能再拦着他了。
一想到自己能跟姐夫上山,马洋咧嘴露出两颗大板牙。
这时,王美兰、刘梅从房前过来,后边跟着赵有财。而再后头,是牵着黑虎的李宝玉。
看到林祥顺,赵有财道:“顺子来啦。”
“二叔、二婶儿。”林祥顺跟赵有财、王美兰打声招呼,然后才回应赵有财的话,道:“我听着放炮,我就来了。”
赵有财闻言刚要点头,却忽然感觉哪里不对。林祥顺明明是他赵家猎帮的人,怎么能听赵家帮的炮响呢?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