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五章 玄菟郡的局势(1 / 1)

不久,后续的骑兵部队陆陆续续地赶到了辽阳城。

与此同时,公孙康已经派人告知之前自己所在的山脉的守军,让他们知道,整个辽东归顺罗昂的事情,并且让他们立刻赶到辽阳,听候命令。

而罗昂也给还在那座山脉以西的部队发去了命令,让他们立刻北进。

此时,罗昂和公孙康都是长途跋涉而来,后勤物资还未跟上,如今玄菟郡的敌情不明。

按理来说,是不该贸然北进的,但罗昂担心玄菟郡的局势,还是派出廖化率领一万骑兵,去驰援望平,至于其余各军则是暂时在辽阳城中休整,等候后面的辎重物资运过来,然后在赶赴望平。

大帐。

罗昂一边看着地图,一边思忖着。

这时,公孙康、赵嫣然和华雄从外面走了进来,然后抱拳道:“参见主公!”

罗昂转过身,先是看了他们一眼,然后将目光落在公孙康的身上,问道:“城中的情况如何?”

公孙康沉声道:“辽阳城本来有一千余家万余百姓,可是现在,城里的百姓不到一千人!可恶的高句丽人,真是禽兽不如!我对他们可谓是仁至义尽,他们竟然如此凶残猖狂!”

华雄没好气地说道:“你们都是被那个狗屁的仁义道德害的!什么务广德者昌,务广地者亡,简直就是放屁!你们对异族仁慈,异族就会变本加厉。一旦他们逮住机会,就不会对你们仁慈了!仁慈的结果,不过是在将来祸害我们自己的子孙后代!”

公孙康心头大震,然后抱拳道:“华雄将军的一番话,真是当头棒喝啊!”

罗昂看向华雄,道:“真没想到,你还能说出这样一番话。”

华雄咧嘴一笑,道:“这有什么!主公说的话,我可都记在心里了!”

罗昂闻言,感到十分惊讶,虽然华雄说得那些话,很合他的心意,但他并不记得自己曾经说过那样的话。

赵嫣然看出了罗昂的疑惑,笑道:“如今在国学院,新增了一个思政课,其中就会专门讲述夫君的思想。刚才华雄将军所言,便是思政课的内容。这是大姐提议增设的一个课程。”

罗昂闻言,这才恍然大悟。他觉得,蔡琰真是自己的贤内助啊!

罗昂看向公孙康,问道:“玄菟郡的其他城池有消息传来吗?”

公孙康摇了摇头,道:“按理来说,守卫玄菟郡的其他城池的人,应该发出飞鸽传书的,不知为何……”

罗昂沉默片刻,道:“你不用太担心!如今风雪交加,信鸽在这种天候之中,很容易迷路!很多时候没有消息,就是好消息。高句丽人缺少攻城器械,我相信,玄菟郡的其他城池,应该不会有事!”

公孙康闻言,心中的担忧稍稍平复了一些。

这时,董媛快步走了进来,然后来到罗昂面前:“夫君,子龙将军的飞鸽传书。”

说着,她将手中的绢帛呈给罗昂。

罗昂接过绢帛,然后展开看了一遍:“果然如我们所预料的一样,曹操看出了我们的布置。他占领了重平空城之后,就没有继续北进了!”

赵嫣然等人闻言,全都露出笑容。

公孙康问道:“不知主公究竟做了何种布置,竟然能让曹操无法北进?”

罗昂笑道:“说起来,其实也挺简单的。我不过就是让子龙向西北退入重合与童乡,与这两处的大军一道布置在曹操的右翼。”

公孙康抱拳道:“主公真不愧是当世名将!如此一番布置,曹操就是有天大的胆子,也不敢轻易深入了!”

罗昂摆了摆手,道:“我可不能居功啊!这不是我的想法,而是出自文和的谋划。他早就料到曹操必会大举北进,所以,他一早就给我想好了这个计划。”

公孙康听到罗昂这样一番话,心里更加钦佩不已。

此时,罗昂他们并不知道,在青州以东的海面上,十多万曹军精锐正在曹仁的率领下,登上了海船,准备从海路赶赴辽东。

曹仁之所以这么做,就是郭嘉给曹操献的计策,从而避实击虚,然后直驱辽东。

曹仁接到的命令,是在沓县登陆之后,以切断罗昂军的退路,配合辽东军,歼灭罗昂军。

沓县,西汉设置,属于辽东郡。清《读史方舆纪要》记载:沓县,在卫东南。

沓县是三国时期,吴国与辽东公孙政权之间,使臣往来与军事行动的水陆转运站,这在很多历史书籍中都有记载。

三国魏景初三年,因辽东城乱,以辽东沓县吏民渡海居齐郡界,立新沓县以居徙民。

此时,罗昂的心思,全在玄菟郡上,完全没有意识到曹军的行动。

罗昂看着地图,脸上露出思忖之色。

这时,急促的马蹄声来到大帐外。

众人闻言,不由得朝门口看去。

只见帐帘被掀开,风雪直接涌了进来,同时走进来一个人,正是公孙康在不久前派去候城打探消息的军官。

那名军官快步上前,然后抱拳道:“候城还在我们的手中,是大小姐率领全城军民,打退了敌军的多次进攻,而廖化将军的骑兵及时赶到,最终打退了敌军!”

公孙康听到这话,一直悬着的心,终于放了下来。他长舒了口气,道:“这一回,胜男可是立了大功啊!如果不是她,我真是无颜去地下,面见父亲和列祖列宗了!”

罗昂问道:“敌军是个什么情况?”

那名军官向罗昂抱拳道:“高句丽王率领溃兵,退到了候城城下,然后向高句俪城退去!现在,候城城下已经没有敌军了!”

公孙康立刻朝罗昂抱拳道:“主公,末将立刻率领一支骑兵,赶回候城,也好让候城百姓安心!”

罗昂点了点头,道:“辎重物资今日已经运到。好。你去候城,我则率领主力大军,北上攻打高句俪。你到候城之后,立刻筹措粮草,然后赶来增援。”

此时,罗昂这边运到的辎重物资,还不足以支撑大军持久作战,所以还需公孙康筹措粮草。

公孙康应诺一声,然后领着那名军官,向外面走去。

不一会儿,他们离开了大帐。

董媛问道:“夫君,你就这么放心公孙康吗?”

罗昂笑道:“媛媛,你不必担心!公孙康这种人,一旦向你宣誓效忠,就不会反叛,况且将来辽东这边,还要靠他来镇守!”

董媛和赵嫣然闻言,眼中流露出钦佩的神情。她们觉得,夫君这样的胸襟气魄,而整个天下,恐怕也没几个人能够相提并论。

罗昂看向赵嫣然,道:“嫣然,你派人告诉之前被俘的辽东军的官兵,让他们知道这边的情况,并把他们组织起来,然后带到这边参战!”

赵嫣然应诺一声,然后快步离去。

罗昂走到书案后面,然后坐了下来。

此时,众人依旧站在大帐内。

罗昂笑道:“都去忙你们的吧。我这没什么事了。”

众将应诺一声,然后退出了大帐,只有董媛留在账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