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大王传媒,沈从之最开始并没有抱太大希望。
当初华清大学的创业项目,他最看上的其实还是余山的无人机。
陶涛的华夏,说白了,三五年都追不上国际水平,妥妥的吞金兽。
甚至看到希望的可能性远小于云电。
但是大山无人机不一样。
早就开始盈利了。
如果刚开始还是小打小闹,在其他人看来还是玩具的时候,经过前年地震,现在已经是国内炙手可热的行业领头羊了。
余山也是会把握机会,地震的时候,带着团队在川省待了好几个月,对于搜救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。
因此还上央广接受了专访。
当初创办这个公司的时候,沈从之就给予了厚望。
赚钱自然是要赚钱,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国家做贡献。
可能是因为商业就是商业,直到现在,国家依然没有人来找余山。
不过对于大山无人机,有了很明显的政策支持。
以前余山搜罗行业顶尖人才,仅限于国内,现在不一样,包括国外,也网罗了不少相关的顶尖人才。
大山的估值远低于大王传媒,目前来讲,受众范围比较小,估值不到二百亿。
甚至还没有华夏公司的投资多。
也只有沈从之知道这只独角兽未来的发展,不夸张的讲,足以颠覆未来的战争局势。
相比对于国家的重要性,大山比华夏系统和芯片还重要。
沈从之到大山总部的时候,只有余山在门口迎接。
其他高管一个都没有。
何艺不禁皱了皱眉头。
对于沈从之的视察,她都提前通知了企业负责人。
沈从之倒是无所谓。
笑呵呵的和余山打招呼,“学长,好久不见啊。”
对于沈从之,余山一直抱着敬畏之心。
不敬畏也不行,年龄比他小,已经是国内名副其实的首富,别说他, 任何商界的人,面对沈从之都要不由自主的矮半截。
所以面对沈从之主动打招呼,他有些诚惶诚恐。
“老板,其他人都在忙。”
一句话,沈从之便看出了他脸上的为难之色。
有些好奇道,“无人机有什么突破性进展吗?”
余山点头又摇头,“进展一直有,只是今天有军方的人过来,不好怠慢。”
这话一出口,何艺不乐意了。
碍于余山的面子,提醒道,“老板今年的行程主要就是视察各个企业,军方的人在,你怎么没和我说呢?”
余山意识到自己可能有些舍本逐末了。
“他们是突然过来,来之前没有打招呼,所有高管,包括我都在陪着。”
“我出来也是和他们说了我老板要过来。”
何艺不满意道,“大山姓沈不姓军。”
沈从之有些汗颜,这何艺也是真敢说。
“事出有因,学长,你带路,我去和他们聊一下,看看什么情况。”
军方来的人不多,只有四五个。
和政府的领导不同,这几个人自带威严,哪怕是戴眼镜的文职,身上都有股煞气。
压得大山一众高管有些唯唯诺诺。
整个会议室气氛都有些压抑。
直到沈从之进来,如同冰雪消融,气氛骤然一缓。
基本上所有高管都认识沈从之,沈从之对他们也不算太陌生。
来大山的次数比较多,当初在川省救张梦瑶的时候,很多高管都在。
地震的时候,整个大山公司几乎倾巢而动。
军方几个人对于沈从之自然也认识,不过这几人最高军衔只是大校,接触余山没问题。
接触沈从之,就有点够不上了。
当看到沈从之进来的时候,不仅大山的高管起身,这几个军方的也站起身。
沈从之笑眯眯的上前,和这几人握手打招呼。
刚才余山已经简单和他说了军方的来意。
众人坐下后,沈从之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。
“和军方合作没问题,为国家做贡献是我名下所有公司的愿望,也是我个人极力赞成的事情。”
“不过要收归国有,我觉得不合适,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,总不能你们看上哪个公司就要收购哪个公司吧。”
“何况对于公司的理解,以及未来规划,包括管理,我想你们肯定不如我们这些人的。”
“国家需要我们提供什么,我们毫无二话,至于把整个公司交出去,我觉得没必要。”
“当然,想合作的话,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。”
几句话说出来,军方几人沉默许久。
他们这次过来的目的,就是想把整个大山收归军方所有。
原因就是前段时间,大山研发了一款新型无人机,飞行高度突破千米,时速达到二百公里。
这已经远远脱离了所谓的玩具范畴。
自然一时间引起了军方的高度重视,无人飞机近些年世界发达国家也在研究。
国内自然对这方面也有所涉猎,但是和大山的产品比起来,宛如成年人与婴儿的差别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