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9章 其目的到底是为什么(1 / 1)

账内众人听到这个消息,都兴奋地握紧了拳头。

“等了这么些天,总算等来了这个消息。”

大牛兴奋地摩挲着双掌,而后看向那名游骑,“敌军来了多少人?”

游骑赶忙回道,“回将军,粗略估计,有步卒两万,骑卒两万。”

“还有一队过千的重甲骑兵。”

“民夫辎重无数。”

卢正英笑道,“这西北王的家底可真是不错啊。”

“一出手就又是四万来的兵卒。”

“加上应城中的五万来人,这就差不多九万多人。”

“要是在这个时候,有人偷袭安陵城的话,可能他就要倒大霉了吧。”

杨正邦摇了摇头,“既然他敢派出四万人马出来。”

“那就说明安陵城肯定还有防御的力量。”

“毕竟那也是一个百年藩王,明里暗里的力量加在一起,那也是不容小觑的。”

石刚摆了摆手,“既然他们已经动起来了,那咱们就来商量一下应对之策。”

“目前荡寇军围困应城的兵力,尚且步卒七万。”

“既要围城,又要打援,得好生计划一番。”

“否则容易腹背受敌。”

听到他这么一说,众人尽皆收起了笑容,郑重地点了点头。

石刚站起身来,走向大帐一侧的沙盘。

沙盘上面,大致地标注出了应城到安陵郡一带的各种地形。

这些地形全是游骑军探查出来的情报。

其余众人见状,纷纷起身围拢了过去。

片刻之后,石刚高声喝道,“来人,去把飞天军的唐云将军叫过来。”

“将军,您找我?”与众人不一样,唐云身上穿着的是一身特制的轻便皮甲。

石刚用小棍指着沙盘上的一个地方,“小云,这个位置是否适合飞天军作战?”

唐云转头看向石刚所指的位置,片刻之后他沉声问道,

“这是敌军的必经之路吗?”

小虎这时赶忙说道,“根据游骑军查探的情报,这条路是从安陵郡前往应城最近的一条路。”

“若是他们想要从别处入应城,那就要绕过这座大山。”

“这样一来,他们至少要耽搁五天的样子。”

“毕竟四万大军所需要的辎重并不少。”

唐云又仔细看了周围的地形,而后才沉声说道,

“这个位置的地形不是很开阔,飞天军可能起到的作用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。”

“不过对敌军造成袭扰,扰乱他们的军心还是没有问题的。”

石刚闻言,点了点头,“既然如此,那就这么干了。”

说着,他便对在场众人安排起来。

这一次的对战格外重要,所有的作战计划,都是由他亲自安排指挥。

原本的计划是让飞天军震慑应城中的守军。

石刚经过思索,认为在野外,飞天军对敌军造成的威慑将更加巨大。

荡寇军一直秉承着唐风兵在精而不在多的原则。

直到现在,按照当初歩军与骑军各三万人,磐石军四万人,重甲骑兵三千人的编制来算,各军都尚未满编。

经过石刚的计划与安排。

忠勇军两万步卒,左骑军两万步卒。

加上虎贲营一千人,以及飞天军五百人。

连夜向着预定的位置急行军。

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,众人终于按照计划抵达了白石谷。

白石谷是从安陵郡前往应城最近路线的必经之地。

白石谷的两侧的山坡比较平缓。

山上也并没有高耸的树木。

反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,特别适合放牧。

微风吹拂,齐膝的草浪此起彼伏,让人格外心旷神怡。

而在这两侧的山坡之后,则是高耸的大山将其包围起来。

除了飞天军之外,两万步卒与骑卒,分别在白石谷的坡顶侧面安营扎寨。

而唐云手中的五百飞天军与大牛的虎贲营,则驻守在山坡的最高处。

就在一众荡寇军抵达白石谷的当口,张志久带着麾下距离白石谷也不过半日的距离。

“报......”

一个斥候骑着快马飞奔到张志久的前方。

张志久点了点头,“说。”

“启禀将军,斥候探报,敌军已经抵达了白石谷,占据了高地。”

张志久对于这个消息并不惊讶。

若是自己,也定然会在白石谷阻截敌人。

“敌人来了多少。”

“回将军,经过探查,敌军的兵力与我军不相上下。”

“两万步卒和两万骑卒。”

“另外在坡顶上还有一只重甲骑兵。”

听了斥候的回报,张志久眉头微皱。

厉声喝道,“再探。”

在他看来,敌军的兵力与自己不相上下,其目的到底是为什么?

若是要击败自己,那兵力要比自己更多才对。

如果只是牵制之际,那大可不必派出如此多的兵力。

只需要占据要道高点,就能够拖延我军支援应城的时间。

如今这番安排,到底是为何?

张志久不由得在心中思索起荡寇军势均力敌的目的。

他思索了片刻,而后大手一挥,“大军停止前进,就地扎营。”

想到上一次张奇在边镇输得是又快又惨。

他对荡寇军的战力便有了深刻的认识。

因此他并不急着前进。

只要不交手,自己的兵力就不会损失。

自己可是在王爷面前立下了军令状,要是这一次自己败了。

那自己这项上人头不保。

所以得更加慎重。

很快,一众将士都应他的召集,出现在了他的军帐之内。

“各位都说说看,敌人势均力敌地占据白石谷,这是何意思?”

听到他的询问,众人都不由得思索起来。

片刻之后,一个将军开口问道,

“将军,不知道如今围困应城的敌军还有多少?”

张志久摇了摇头。

“将军,末将以为,稳妥起见,咱们先在此扎营。”

“让斥候探明敌军的意图。”

“最重要的是,要搞清楚应城外还剩下多少敌军。”

“若是围困应城外的敌军尚多。”

“应城守军定然会坚守不出。”

“所以我们这里就成了主战场。”

“因此更应稳扎稳打。”

“只有打赢了白石谷的敌军,我军才能够救援应城,形成夹击之势。”

这个将领喝了一口水,而后又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,

“若是应城外的敌军不多。”

“那么就有两种方案。”

“一是从城中抽调一队士卒,暗中前往白石坡,与我军一道夹击敌人。”

“二是城中守卒直接杀退敌军,再与我军形成夹击。”

“如此一来,既能够解应城之围,又能够减少我们伤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