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6章 毫无怨言地照做(1 / 1)

贾勇是个重感情的人,和陈先生一家人相处时间长了,关系自然是越来越融洽。陈先生让阿德里亚娜陪贾勇练车,贾勇觉得有些受宠若惊。

夜深人静的时候,贾勇兴奋得有些睡不着觉。兴奋之余,贾勇觉得自己有些不对劲了。他问自己,傻乐什么呢?还记得来圣保罗是干嘛的吗?是挣到钱了,还是完成了华艺国贸公司安排给他的工作任务了?

贾勇在北明公司干的是全职员工的活儿,这么长时间了,他一分钱还没有拿到。而且,贾勇在北明公司做的这些《合作经营协议》中没有约定的工作,究竟是个什么性质,陈先生一直也没有任何说法。

贾勇提醒自己,他是华艺国贸公司派出的常驻巴西的外贸员,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监管货物,按时收回华艺国贸公司的应收账款。目前,这个工作还没有任何进展。

贾勇跟陈先生一家把关系处得这么好,陈先生要是真的压着货款不还,贾勇还能拉下脸来跟陈先生争执吗?

阿德里亚娜个性这么独立的女孩子,就算陈先生有意让她跟贾勇处男女朋友,贾勇驾驭得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吗?

贾勇自己都有知难而退的想法,陈先生会看不出来吗?那样的话,让贾勇有一种跟阿德里亚娜朦胧的恋爱关系,不就成了陈先生安抚贾勇的一种手段了吗?

贾勇觉得自己的立场不够坚定。作为华艺国贸公司的代表,他应该不断给陈先生施加压力。可他是怎么做的呢?陈先生发愁推销员带不回来新订单的时候,他还宽慰陈先生,跟他说这样的销售情况是正常的。

自责之后,贾勇转念一想,他一个人在圣保罗,陈先生给他垫付着生活费,他不跟陈先生一家搞好关系,不在人家陈先生一家需要帮忙的时候搭上一把手,不把日子过成跟一家人似的,他在圣保罗的日子怎么过呢?

难道就像一个上门催债的,肩不动,膀不摇,一天到晚颐指气使、横眉冷对,还要蹭吃蹭喝吗?那样的话,陈先生有的是办法让他滚蛋了。

贾勇反复告诫自己,要处理好跟陈先生一家的关系,感情归感情,工作归工作。不能混为一谈。不要搞得到头来两头不靠。他的家在国内,在华艺国贸公司,在圣保罗是出差,不要搞混淆了,搞得将来无家可归,或者有家不能回。

贾勇虽然出了力还没挣到钱,但他帮了陈先生这么多忙,陈先生总该给他些面子吧。贾勇现在的情况,收账的时候,他适合唱白脸,以劝为主,多说软话,把人情留住。

贾勇要是说话不好使,就得把段云峰请回来,让他唱红脸,两个人配合着,看看到时候能不能把应收账款收回来。

为难之际,贾勇想到了段云峰,也不知道他在北部现在什么情况。说到底,段云峰是华艺国贸公司在巴西业务的负责人,节能灯业务也是他和陈先生谈的,他不能不管不问。想起这件事,贾勇就气不打一处来。

十几万美元的生意,段云峰竟然相信能够在传真往来中谈成,这简直是异想天开!要不是他把合同谈成这个样子,贾勇何至于深陷其中,左右为难呢?

段云峰做的事,当时陈先生自己都不敢相信。他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,与段云峰继续商谈下去的。

让陈先生没有想到的是,段云峰不仅很快将合同发了过来,甚至还安排好了货物的装船事宜。陈先生觉得难以置信,直到看到海运提单,他才终于相信段云峰所言非虚。

对于当时已经破产、走投无路的陈先生来说,这无疑是天上掉下的馅饼,他根本没有理由不接住。这可是一笔能让他起死回生的大生意啊!

陈先生心里很清楚,纸里包不住火,贾勇他们一到圣保罗,陈先生就讲明了自己破产的状况,

了解到陈先生破产后用女儿的公司跟华艺国贸公司签了合同,一直以来都只是纸上谈兵、没有外贸业务经验的段云峰也开始慌了神。

那个时候,货物已经在海上漂着,而陈先生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关税和运杂费,能不能在圣保罗见到那两个集装箱的节能灯,成了一个大问题。

段云峰以需要尽快推动轻型卡车组装厂项目为由,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圣保罗。他甩手走了,让贾勇一个人应付陈先生。段云峰就是这么当这个巴西分公司负责人的。

段云峰这样做究竟是怎么想的呢?难道是为了推卸责任?这样就表明自己与陈先生、与节能灯业务之间毫无瓜葛吗?是不是他已经预见到节能灯生意无法继续下去,所以急于与这件事划清界限呢?

陈先生带着陈太太前来调查国际长途电话费的事情,气势汹汹地兴师问罪,这无疑给了段云峰一个离开借口。面对这样的局面,段云峰或许觉得自己无法应对,选择了走为上策。

用国际长途电话费的事情作为借口,巧妙地将还没站稳脚跟的段云峰赶走,同时留下年轻、听话、能干活儿的贾勇。陈先生这一系列操作可谓是老谋深算。

段云峰和贾勇两人的年龄加起来与陈先生相仿,段云峰一走,只剩下贾勇独自一人来应对陈先生,这无疑让贾勇感到有些势单力孤。

贾勇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保持冷静,切不可轻举妄动。毕竟他身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,正所谓“人在矮檐下,不得不低头”,在这种情况下,适当的妥协和让步是必要的。

贾勇心里很清楚,段云峰离开的时候,货物尚未抵达,如果他的签证不能顺利延期的话,他在圣保罗的驻留时间就还剩下两个月了。

假如陈先生故意拖延这批货物的通关手续,一直拖到贾勇的签证过期,那么贾勇就不得不被迫回国。如此一来,这批货物便完全掌握在了陈先生的手中。

贾勇为了能够留下来,看好华艺国贸公司的这批货,才努力跟陈先生一家搞好关系的。这没什么不对的。

陈先生没有把贾勇当成什么大外贸公司的业务代表。他像带那些不拿工钱的老式学徒一样,要求贾勇全心全意地参与北明公司的业务。对于这些个要求,贾勇都毫无怨言地照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