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6章 高句丽难熬,多事之秋(1 / 1)

“倭国完了!”

鸿胪寺中有不少异国的使臣,看到倭国人的下场之后,一个个都是感慨千万。

在这里,他们也跟倭国的人打过交道。

这群人因为远在海外,别人都奈何不了他们,所以一个个是嚣张得不行。看起来彬彬有礼,实际上却是斯文败类。

现在他们得罪了大隋,一下子是踢到了铁板,看这个情况,倭国估计是要没了。

这些人看起来没死,那也是因为大隋不好公然下手杀使者。不过以当今皇帝的脾气,他们估计走不出大隋。

一时间,他们心中也是五味杂陈,心中更是充满了警惕。

自己这种小国面临大隋这样的庞然大物,实在是太过于无力,倭国这次是把自己作死了。

扶余义慈也在人群之中,看到这一幕之后,忍不住冷笑道:“不知死活的东西,活着也是浪费粮食。

如今的大隋在义父的治理下,早已经是今非昔比,岂是他们可以碰瓷的,活该他们覆灭!”

虽然他在大隋住着,但是倭国前方的战报,也有传递到他的手中,自然知道大隋的可怕。

双方都不是一个层面的,他都不知道倭国哪里来的勇气,居然敢挑衅大隋。

现在覆灭也好,百济正好跟着分一杯羹。

额!

众人不禁是翻了个白眼,你踏马都喊上义父了,抱上了大隋皇帝的大腿,自然是有底气说这个话。

有种你们百济招惹一下大隋试试,估计比倭国还要凄惨。

一时间,他们都忍不住起了心思,要不自己也让国王过来拜个义父,以后国家安全有保障啊。

如今的大隋太过于强大,招惹他实在是不理智,还是交好大隋比较好。

与他们截然相反的,则是大隋百姓的反应。

【倭国跪求停战,但陛下以对方羞辱了大隋所有人为由,拒绝了对方的请求,同时驱逐了倭国的使者,继续进攻倭国!】

消息传开之后,老百姓非但没有愤怒,反而是一个个双眼发光,感觉整个人都有了精神。

在这几句话中,他们看到了国家的实力和皇帝的底气,也看到了皇帝对于老百姓的重视。

不错!

你们倭国还要大隋对你们称臣赔款,你们羞辱的又岂止是陛下,那是羞辱了所有大隋的人啊。

“这些狗东西真该死,居然还想要停战,还想要丢个替罪羔羊过来,简直是不知所谓。”

“看来倭国被打得很惨,这都开始承认附属国关系,这摆明是撑不住了啊。”

“哼,他们的实力也就一般,欺负欺负其他人还行,欺负我们差得远呢!”

“那个什么鸭子倒是一个狠角色,为了赔罪居然当场自刎谢罪,据说陛下欣赏他的报国之心,派人厚葬了他。”

“哼,这家伙也是一个棒槌,明知道被利用还自刎,简直就是贱骨头。”

“他也就是遇到了陛下仁慈,否则定要将他挫骨扬灰,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!”

老百姓一个个兴致勃勃,议论着倭国的事情,言语之中都充满了自豪和喜悦,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。

自从报纸出现之后,杨倓一直在强调国家的意义,家国的情怀,终于在这一刻有了效果。

面对敢于欺负大隋的敌人,他们都是恨之入骨,恨不得亲自杀过去,来以泻心头之恨,洗刷心中的耻辱。

还有一些人则是盛赞了皇帝的心胸,厚葬一个敌人不是耻辱,而是他有着圣人一般的心胸。

敌人是该死,但是不影响对他们的欣赏,陛下果然不是一般人。

而这件事也提醒了他们一个事情,那就是大隋在倭国的战局优势很大,恐怕很快就有捷报传来了。

随着消息传播,整个大隋都开始了期待,等待着倭国捷报的传来。

.........

唯有一个地方坐不住了,那就是高句丽!

面对倭国的即将陷落,国王高元整个人头都大了,眼中写满了忧虑和忌惮。

“每天都是事,真乃是多事之秋啊!”

一旦倭国完全覆灭,大隋很有可能转手对付高句丽,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。

从大隋现在表现的战斗力来看,对方的士气已经开始恢复,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讯号。

假以时日,自己将会面临全盛时期,战斗意志拉满的大隋,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。

关键现在国内还不太平,甚至可以说日子很难过。

因为某些原因,最近高句丽坏事不断,各种不可能出现的事情,都在高句丽开始了上演。

先是一支军队遭遇半夜偷袭,最后死伤惨重,被逼退出了原先的防线。还没坐稳,边上就又有人被偷袭。

为此边境人心惶惶,还以为大隋又要开启战争,所以纷纷都来都城求援。

不到一天时间,另外一边也开始出事,作为国王的高元是焦头烂额,恨不得直接派出大军迎敌。

不过还没有等到他调兵遣将支援,境内却又爆发了山火,烧毁了不少庄稼。

火刚灭掉之后,又迎来了瘟疫,整个高句丽被折腾得不行,让他都要崩溃了。

“国王陛下,这一定是大隋在背后生事,否则绝不可能有这么多事情发生,这一切太巧合了,仿佛有人安排一般。”

乙支文德满脸阴沉,愤怒地说道。

他这段时间最难过,因为到处都在被骚扰,到处都在求援。而等到他领兵过去支援,对方又连影子都没有。

如此反复几次之后,他都快要疯了,恨不得叫对方出来决战。

高元眉头紧锁,却是摇了摇头,沉声道:“此事大概率是大隋的手笔,不过我们的人还发现了突厥和百济的人,恐怕他们也难逃其咎!”

他自然知道大隋嫌疑最大,但不代表其他人就无辜,那些人都有参与其中。

甚至某些层面来讲,突厥的嫌疑不比大隋小。

对方一心想要高句丽和大隋打起来,自己成为最后的渔翁,未必就不会对高句丽下手。

毕竟只是挑拨一下,又不需要花费多大力气,却能得到巨大的收益,对方没道理不去做。

“这.......”

闻言,乙支文德郁闷了,这还他妈有这个可能,这些人都是要落井下石啊。

不过这样一来的话,高句丽的压力就更大了,不但要防备大隋,还要防备其他国家。

这太难了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