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2章 两难(1 / 1)

吏部尚书巧妙地偷换了概念,将“可能拥兵自重图谋不轨”的霍渊,重新定义为需要安抚的“忠臣良将”。

“崔尚书所言甚是!陛下,如今宁州初定,百废待兴,国库空虚,流民遍地。当务之急是稳定,是恢复元气。”

户部尚书也连忙跟上。

“青州、建州既已收复,霍世子……便是替朝廷守住了北大门。朝廷若贸然猜忌,甚至……问罪,万一……万一逼反了霍世子,岂不是将青州、建州乃至整个北境拱手让与蛮人?或是……或是让霍世子彻底离心离德?”

他不敢再说“勾结蛮人”,只敢用“离心离德”这样模糊的词语,但意思再明白不过,朝廷现在惹不起霍渊,只能哄着。

钱万钧也赶紧表态,“陛下,纪尚书所言切中要害。如今漕运艰难,江南粮赋能运抵宁州已是万幸。若北境生变,漕路断绝,宁州危矣!霍世子坐镇青州,稳住北境,便是稳住了朝廷的粮道命脉啊!朝廷……朝廷当以安抚为上!”

兵部尚书江涛看着同僚们瞬间调转的风向,心中一阵悲凉,却也无可奈何。他深知自己捅破了那层窗户纸,反而让所有人看清了朝廷的虚弱。

他只能顺着话头,涩声道,“陛下,诸位大人所言,确是老成谋国之言。臣……臣方才也只是提出一种可能,意在提醒朝廷需详查审慎。如今敌情不明,朝廷对霍世子……确应……确应以恩抚为主,暗中详查,待掌握实情,再图后计。”

汪之鳞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头的憋闷和不甘,他知道大势已去。

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,任何强硬姿态都显得愚蠢而危险。

“陛下,是老臣方才思虑不周,忧心国事,言辞过激了。”

汪之鳞缓缓开口,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沉稳,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。

“诸位大人所言有理。如今朝廷新迁,根基未稳,确非轻启事端之时。霍渊……霍世子收复建州,阵斩敌酋,此乃大功,朝廷理当嘉奖。”

汪之鳞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精光。

“然,功是功,疑是疑。陛下可下旨褒奖青州军将士,赏赐钱帛,以安其心。同时,密令我们在青州和建州的眼线,不惜一切代价,务必查清两件事。”

“其一,建州大捷详情。其二,霍渊麾下,是否真有一支……不在青州军建制之内的‘奇兵’?若有,其规模、装备、驻地、来源……务必详尽!”

“另……听闻睿王幼子霍泽……似乎也在睿王被架空后就不知所踪……此事也可一并留意。”

汪之鳞的提议,迅速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。

安抚是必须的糖衣,暗查则是裹在其中的毒药。

这是朝廷在无力硬碰时,唯一能采取的,看似体面的策略。

汪之鳞“糖衣毒药”的策略得到了廷议的默认,殿内紧绷的气氛稍缓。

圣德帝靠在冰冷的龙椅上,锦裘下的身体因方才的怒急攻心而微微颤抖。

汪之鳞“安抚”与“密查”并行的提议,像一剂苦涩的药,暂时堵住了群臣的嘴,却也让他这位九五之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与屈辱。

“咳咳……汪卿……言之有理……”

圣德帝的声音嘶哑,每一个字都带着肺腑的灼痛,“有功当赏……抚恤将士的钱帛……咳咳……户部……”

他浑浊的目光扫向户部尚书纪文忠,那眼神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。

能用钱解决的,先用钱稳住。

纪文忠心头一紧,连忙躬身,“陛下明鉴。臣……臣即刻筹措。只是……”

他脸上露出为难之色,“宁州新定,百废待兴,府库……实不充盈。安抚青州军将士,犒赏三军,尚需……尚需时日筹措足额钱帛。”

纪文忠不敢说国库几乎空了,只能委婉地表示需要时间。

“钱帛可缓……然霍渊之功……”

圣德帝咳了几声,目光忽地锐利起来。

这才是真正的难题。

圣德帝不知道该拿霍渊怎么办,毕竟霍渊立了大功是事实,然而对他的威胁也是事实!

吏部尚书一直察言观色,此时敏锐地捕捉到了皇帝和汪之鳞眼神中那抹深藏的忌惮与权衡。

他心念急转,一个绝妙的主意,逐渐在他脑中成型。

他上前一步,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与深思熟虑:“陛下,臣有一愚见,或可为陛下分忧。”

“讲。”圣德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耐,也有一丝期待。

“霍世子此番功勋,实乃擎天保驾之功!非寻常封赏可酬。”

崔明远语调抬高,先定下基调。

“建州,乃霍世子亲率大军,浴血奋战所光复!此城及其辖境,本已为蛮人窃据,如今重回大商版图,全赖世子之力。青州,更是世子根基之地,世子励精图治,保境安民,方能在蝗灾肆虐,蛮人觊觎之下,支撑大局,最终促成此大捷!”

他顿了顿,环视殿内,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。

“睿王殿下……不幸染恙,深居简出,已无力理事。青州军政,全赖世子一人操持……”

圣德帝猛地抬头,他听出了崔明远的意思,这是要让霍渊继承睿王的爵位了。

他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和愤怒。

“他囚父夺权,拥兵自重,朕还要如此重赏他!咳咳咳……”

“陛下明鉴!”崔明远语气恳切,“正因霍渊……如今势大,更需朝廷加以安抚!若朝廷此刻吝于封赏,甚至降旨申饬,恐……恐其心生怨怼,做出更不可测之事啊!届时,青州、建州之地,真就……真就彻底离心离德了!”

“崔尚书所言极是。”户部尚书纪文忠也反应过来,他立刻补充道,“朝廷南迁,百废待兴,亟需北方屏障。霍渊既已实际掌控青州,又收复建州,不若……不若就顺水推舟。”

他顿了顿,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的脸色。

“将青州、建州二地,正式划为霍渊的……封地?使其名正言顺,为陛下,为朝廷效命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