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5章 凡事都有个商量(1 / 1)

号外 千里握兵符 2077 字 13小时前

这声音是没错的!

刘子魁激动地迎上去紧握双手,热泪盈眶哽咽道说不出话来。

王茂生瞪大了眼端详,双眸终于浮现出神采,表情半喜半忧:“你小子,你是小刘还是小马?”

他故意这么问,盖因之前董鹏飞来探视时说起过,刘子魁化名马绍勇潜伏在邮政系统。如果刘子魁公开说自己是小刘,说明身份暴露,出现在这里大概率是身不由己,自己得防一手。

倘若刘子魁说自己是小马,那就表示事情不简单,自己得配合着演一出戏。另外,他这样问还可以显得自己和对方不熟,能掩护刘子魁的身份。

刘子魁反应很快,马上接上话:“您叫我小马就行,我代表党组织前来接洽的任务,顺便送些报纸。”

他说着顺势抽出两张伪造报纸塞进王茂生手里,转头看向看守长:“我上级首长指示,一切合作要建立在停止迫害我党同志的基础上,否则,你应该听过盐务局李凡昌的下场吧?”

“甭吓唬我,”看守长眯起眼点了支烟,“老子有人有枪,虽不敢说在济南城里横着走,至少这新华院固若金汤,你们锄奸队进不来!”

刘子魁终究还是年轻气盛锋芒毕露,把报纸往桌上一拍,气势十足:“不信你永远不出这大门,你就不去城里看戏下馆子?你家眷妻小……”

“啪!”看守长不等刘子说下去,突然起身掏出手枪拍在桌上:“老子把枪摆在这里你敢用吗?你要是敢动我家人,老子让这院里三千共党陪葬!”

他在门口的两名心腹同时起身,掏出枪虎视眈眈,只要刘子魁胆敢碰枪就立刻将其射杀。

多亏王茂生在这里,适时起身挡在刘子魁身前:“他不过是一个传话送信的,你跟他吹胡子瞪眼的有什么用呢?自古各方会谈都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,看守长不妨先说说您的要求。”

“我也不难为这个小兄弟,只要贵党既往不咎,将来不对我和弟兄们翻旧账,我现在就让人改善战俘待遇,保证从现在起,新华院里一个人都不会死!”

这话让刘子魁陷入了两难,他当然没有权力做出“既往不咎”的承诺,只能轻拍桌上的报纸:“我身份卑微,哪敢给您打包票?不过您放心,您的话我一定原封不动地转达上级,只要新华院做出改变,就属于重大立功表现,我党一定会好好记上一笔”

在他手指落处,报纸上恰好印着党中央在《论联合政府》中的论述:“对于敌方投诚的、反正的、或在放下武器后愿意参加反对共同敌人的人,一概表示欢迎,并给予适当的教育”。

王茂生刚刚一目十行地浏览了文章内容,明白组织上的基本态度。像新华院战俘营这种臭名昭着的地方,从看守长到下面的小喽啰手上都沾满了同志们的鲜血,其中不乏制造了除夕夜冻毙惨案的重要战犯,这些人罪孽深重,是绝对不可能“既往不咎”的。

但此刻如果把这话说得太透,直接谈崩了惹得人家脸掀桌子可不妙啊,有可能连刘子魁也要被扣留审讯了。所以他赶紧横插一句:“小马,你不会说话就别说,回去把话带到就行了!”

幸好看守长懒得细看报纸,要不然光凭“适当的教育”这五个字就真要翻脸了,此刻听到王茂生的训斥,也跟着老气横秋地教训道:“让你们首长换个机灵点,能拍板做决定的过来,贵党主动来找老子谈合作,连这点诚意都不愿意拿出来?重庆方面许下的条件可比你们优厚得多!”

刘子魁知道王茂生在刻意保护自己,但他不想就这样无功而返,闻言盯着看守长阴晴不定的面容问道:“不知道军统给您开的什么条件?不妨说出来给我们做个参考。”

看守长摇头晃脑面露得色:“自鄙人以下,新华院所有弟兄一律官升三级,待遇比现在提高一倍!”

“以后还在新华院?”刘子魁表情古怪,不自觉地拔高了声调,“还是管理战俘营?”

他反应这么大,让室内几人都觉得奇怪。

对看守长这方来说,他们当然乐见国民政府保留新华院战俘营了,他们在这里欺上瞒下,盘剥战俘们的口粮中饱私囊,还不用提着脑袋上战场,过的日子多舒坦啊,给个神仙都不换!

不过他们明显忽略了一个事实,如果日本人真的被打跑了,这战俘营还要继续保留下去,那这里面以后关押什么人呢?

所以在《论联合政府》的政治报告中,白纸黑字地写着“我们认为下面这些要求是适当的,并且是最低限度的……讨伐降敌军官,惩办日本间谍……取消一切镇压人民的反动的特务机关和特务活动,取消集中营!”

王茂生刚刚粗略读过这篇政治报告,是最先反应过来的,他赶紧横了刘子魁一眼截住话题:“敢问军统提的要求是什么?”

“这就不方便告知了,你们只需知道兄弟我手握生杀大权,只要贵党拿出诚意来,就连你王茂生想离开这里,也不过是老子一句话的事儿。”

“真的?”刘子魁激动到两眼放光,“你能放了茂生哥?”

看守长把香烟摁灭在烟灰缸里,摆弄起桌上的手枪:“这有什么难的,日本人大半年没来提审了,我把他加到死亡名单里运到乱葬岗去,你们等着接收就是了。只不过凡事都有个商量,我手下弟兄是提着脑袋干这事儿,可不能让他们白干。”

他开出了价码,只要地下党组织愿意出钱,新华院里有名有姓的中共干部都可以得到秘密释放,只不过名气越大的干部越贵,像王茂生这样的得拿金条来赎。

刘子魁带着这极其重要的信息离开了新华院,他欢天喜地走路带风,认为营救王茂生指日可待,然而他才谨慎地七拐八绕来到南部山区见了钱掌柜,就收到内线的传话:“王茂生不愿意离开新华院,请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营救其他同志身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