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 南下(1 / 1)

徐安琪只是笑笑。

镜子里的人也跟着唇角勾起,眉眼弯弯。

“是啊,往后都是幸福美满的日子。”

她说这句话时本以为会伤心难过的,可却内心毫无波澜。

就像她曾经对母亲的爱。

当年从徐梦瑶手里抢东西被偏爱的时候有多开心,在乡下的那些受煎熬的日夜她就有多痛苦。

她一直以为自己在父母的心中是不一样的,但现实告诉她,其实她跟徐梦瑶并没什么不同。

甚至她都能猜到母亲下一句话要说什么。

“琪琪啊,往后你可就是贺家人了啊,你过上好日子可也不能忘了家里哦。”

“妈就只有你跟弟弟两个孩子,自己的亲弟弟不帮还能帮谁?”

“弟弟好了娘家有人,女婿才不得不高看你一眼不是?”

“你是知道的,咱们家跟贺家根本就门不当户不对,你可别分不清轻重做糊涂事啊!”

“妈,我知道了,你先出去等我吧。”

徐安琪本以为自己的心已经结了痂再感受不到疼痛,可再次听到这些话,她还是痛得直抽抽。

她就不相信,她妈真的不明白以她现在这个情况嫁进贺家,会受到怎样的对待吗?

偏她就是没有一丁点儿的担心,满心满眼只有她攀上高枝能为娘家出力的期盼。

所以,这么多年,她跟徐梦瑶的针锋相对到底算什么?

算她是个合格的工具?

好不容易才说服自己,鼓起的能力又重新一泄到底,一个人在屋子里颓废的趴在桌子上,连头都累得抬不起来。

“新郎到了,新郎到了!”

外面的嘈杂传进屋子里,徐安琪又忙坐直了身子,腰背挺得笔直。

……

时间如流水,在世间的悲喜中毫不留情的穿行。

转眼就到了六月。

地里越冬的庄稼已经丰收过了一茬,马上即将迎来双抢。

前进生产队猪圈里的小猪崽子们已经渡过了存活风险最高的幼崽期,一只只长得圆滚滚的形势喜人。

前进豆制品加工厂在生产豆腐、千张之后,油豆腐生产即将上线,仅仅小半年的时间,已经打出了不小的名头。

就连知青点的知青们,也在徐安琪、贺新民的下药事件,以及张小燕杀夫案件之后,风平浪静下来。

一个个全都收起了心思,老老实实的出工挣工分。

不知不觉中,原文中的几个搅屎棍也全都不在生产队了。

徐安琪终于心想事成,跟贺新民结婚回城了,张小燕进大牢了,被人当枪使的张贵枝现在成了区队的射击运动员,正没日没夜的辛苦训练。

队里的加工厂、养猪场规模越来越大,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。

知青们竞聘上岗,大多都安排在了不同的岗位上,虽然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,但比田间地头的劳作风吹日晒要轻松了不少。

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在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,争取更好的福利,钩心斗角的事情发生得越来越少了。

每个人每天都活力满满,感觉前程一片光明,眼中没有任何迷茫之色。

知青点仅有的两桩亲事,也全都是经媒人介绍后走正常的流程喜结连理的,没有任何阴私。

程乔终于过上了清闲又平静的日子。

唯一美中不足的,就是她游戏世界的积分,也卡在了瓶颈处。

日常改变剧情的收入彻底断了来源,好几个月没有动静了。

没了积分就没法升级,好友交易的次数卡在一月一次的频率中也一直没能换来什么好东西。

唯一比较赚的交易还是跟古代位面的一次粮食交易,换了只纯金的凤钗除了独处时欣赏一下,都不敢拿出来。

唯一的积分来源就是摆摊赶大集。

效果也不是很理想,以至于到了六月份仍然没能成功升到五级。

程乔有点苦夏,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,她的胃口也越来越差,精神状态倦怠疲懒。

趁着早上安排好工作,余下的时间懒得动弹。

她每天最常做的事情,就是躺在树萌下,看阳光透过层层树叶,投下的点点金芒。

微风轻拂,碎金荡漾。

又一天,她以为自己还会跟以往的每一天一样,安安静静的睡个午觉,再看云卷云舒,接着漫天晚霞。

却没想才恍恍惚惚的打上盹儿,就被一阵火急火燎的脚步声给吵醒了。

“娘,电报!”

一睁眼,就看到三儿媳妇白清婉举着一份电报,脸色发白的站在自己的面前。

“出啥事了?”

程乔要立住自己乡下农妇识不得几个字的人设,也没伸手去接。

只远远地瞥了一眼。

嗯,字越少,事儿越大!

“娘,部队上来的电报,说是代民受伤了,让家属去探亲!”

程乔这才想起来,年初的时候她就过问过,张代民说是夏天有探亲假。

这眼看着到了夏天,他这是回不来了。

“受伤?重吗?”

“我,不知道啊!娘,你跟我一起去一趟吧,我,我怕!”

白清婉平常极淡定的一个人,这会儿慌了神连话都说不连贯了。

程乔还在绞尽脑汁的想,原文中有这一出吗?

不过见到白清婉的样子,她又立马回神。

原文被改得她这个当‘妈’的都认不出来了,哪里还有什么参考性啊!

她顿时也慌起来。

“别怕别怕,队伍上只说受伤,还让家属探亲那肯定就是不严重,去,赶紧的收拾收拾,我陪你一起去。”

这一份电报直接让老张家炸了锅。

下午叶珍秀、张秋芳还有王春花都请了假,帮着白清婉和程乔收拾行李和要带到部队的东西。

程乔则去找张本初,安排了队里的工作交接。

好在一切都步入正轨,哪怕她不在也没有多少关系。

去部队的车票是宋颐送过来的,婆媳俩收拾好行李,张代强开着拖拉机当天下午就给送到了火车站。

张代民的部队在南方,两人一路南下得坐一天一夜的火车。

一上绿皮火车,火车上独有的呛人气味就扑鼻而来。

好在这个时候不年不节,人还没有多到挤不上车的情况。

婆媳两人大包小裹的安置下来,终于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