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 天国余晖之中路杀局(1 / 1)

赖汉英接到萧有和的命令后,不敢有丝毫耽搁,快步来到典官所在之处。典官早在门口等候,瞧见赖汉英,赶忙迎上去,满脸堆笑地行礼道:“先生,您可来了,这堆缴获的东西可把我愁得够呛。”

赖汉英微微点头,安抚道:“典官不必着急,带我去看,今日便同你一起把这些物资理清楚。”

当二人走进放置缴获物资的仓库时,赖汉英也不禁有些皱眉。只见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类物品,枪炮、粮草、杂物混杂一处,看上去杂乱无章。

典官挠挠头,苦笑道:“这些东西是清妖留下的,原来的仓管不知去向,我连个能帮忙的人都找不到。这物品又一批接一批地运进来,我这脑子实在是记不住,还请先生多费心。”

赖汉英摆摆手,沉声道:“这是大事,需得仔细,你随我来。”他先让随从搬来几张桌案,铺上纸张,又备好笔墨,准备记录。

随后,他观察一番,依着清朝钱粮师爷盘存物资的习惯,指挥着众人把仓库里的物品粗略划分区域,粮食堆一处,银钱归一堆,枪炮子弹放一边,硝石、硫黄、柳木炭等也各自分开,其他零散杂物暂且搁置。

“先从粮食查起吧。” 赖汉英对典官道。典官赶忙凑过来,脸上露出几分难色:“这粮草种类多,又堆得高,我怕数不明白。”

赖汉英笑笑,示意他放心。唤来几个兵卒帮忙。众人爬上粮垛,用斗去量粮食。赖汉英则在一旁指挥,不时提醒:“轻些,莫把粮袋子戳破了。”待量出一斗粮食,便有人将其倒入筐里,筐满后,再由专人抬到秤上称重。赖汉英在一旁仔细盯着秤杆,口中默念数字,待称完几筐,便在纸上记下:“今日所量粟米,共若干石,小麦若干石,稻谷若干石……” 几轮下来,粮食的数量渐渐清晰。

几名帮闲的士卒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。

接着,他又把目光投向那堆银钱。典官赶忙解释:“这些银子多是散碎银块、银锭,铜钱倒是少些。”

赖汉英微微颔首,让兵卒把银子搬到桌旁。他拿起一块银锭,仔细端详,查看成色,又用戥子称重。旁边有人记录下每块银锭的重量、形状。称完一批银锭,又将散碎银块归总,融化制成标准银锭,再次称重记录。对于铜钱,则用绳子串起,每串一百文,数出若干串后称重,按比例算出总文数。不一会儿,银钱的数目也有了大致眉目。

这一番操作愈发的让典官和士卒佩服。

最后,赖汉英来到硝石、硫黄、柳木炭旁。

典官此时对赖汉英,是以师礼相待了。他凑过来,小心翼翼道:“这些玩意儿,看着危险,我也不知怎么计数。” 赖汉英点头称是。他先让人把硝石装入布袋,一袋袋称重,记录下每袋重量后,再算出总斤数。硫黄因块状居多,便用尺子量出体积,估算出大致重量。柳木炭则按捆清点,每捆数量固定,数完捆数后,再称重核对。

忙活了大半日,仓库里总算有条有理。赖汉英坐在桌前,蘸饱墨汁,在纸上写下:粮食共计六千石,银钱五百八十两,硝石九千斤,硫黄一千斤,柳木炭四千斤。他仔细检查几遍,确认无误,这才长舒一口气。

典官在一旁瞅着,满眼佩服:“先生果真厉害!”众士卒也齐齐鼓掌庆贺。

赖汉英微微一笑,收好纸张:“这是分内事,还得多亏你们的协助。” 典官和几个士卒忙摆手,齐声道:“这哪能,都是先生本事大,我们不过跑跑腿。”

赖汉英带着清点结果,匆匆回报萧有和。

大堂内,萧有和等人并未散会,还在等消息。见他进来,赶忙起身。赖汉英把纸张递上,萧有和一看,眉头舒展不少,连声夸赞:“汉英,干得好,这些物资可解咱们燃眉之急。”

赖汉英谦逊道:“不劳小王爷夸赞,皆是分内事。” 一旁的洪天娇也笑道:“有了这些,咱们突围底气足了些。” 大家纷纷点头,赖汉英看着他们,心中也生出几分欣慰,觉得自己的劳累都值得。

数据出来后,最让萧有和开心的是那一万余斤火药。这要是全部制作成弹药,突围的难度就下降了不少。 可是要制作子弹,手榴弹需要时间,左宗棠的湘军会给萧有和这个时间吗?

正当萧有和部署突围计划时,有夜鸢来报:“湘军有动静了,看样子是要彻底围剿我们。”

萧有和眉头紧皱,左宗棠的湘军不仅堵死了去路,还步步紧逼,要将他们困死在这狭小的天地里。此番突围,如若无法出奇制胜,太平军余部必将就此覆灭。

“既然左宗棠想逼死我们,那咱们就偏要从他眼皮子底下突围!”萧有和握紧了拳头,声音一字一顿,如洪钟般震得帐内众人一惊,要在这样的防守下突围,谈何容易?萧有和扫视众人一眼,目光坚定:“湘军虽强,但我太平军将士也是从血水里浸出来的。如今,我们只有出其不意,杀出一条血路了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