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7章 只为迎接华夏的帝王(1 / 1)

李煜不得不正视这一点。

世界,已然变迁。

或许正是始于此刻。

“而我大国,仍将屹立世界之巅!”

李煜豪情满怀地思索着。

若中原仍是天地间之最,李煜定会封存火枪与火炮。

他不会完全摒弃,但也不会去更新技术。

然而时过境迁。

世界既已变革,

我大国亦必须随之而变,

且定要维持在全球之巅的位置!

唯有如此,他这个大国之君才能确保大国、确保子民、确保中原这片土地的恒久安宁。

故而李煜经过深思熟虑,决定扩张,并亲自训练神机部队。

另一方面则改革火炮,

以及打造更多的战舰。

大国国库好不容易充盈起来,现在又逐渐枯竭。

连同李煜的私库亦是如此!

但好在这样的付出终有所值。

不过一两个月光景,一方面神机部队的将士训练有素,

另一方面,火炮技术也有了显着的提升。

其实李煜以为大国的火炮相当落后,实则不然。

大国的火炮,在之后的数百年里都算得上先进之物,在海面上遭遇那些以侵略他国为荣的强盗之国,并不逊色。

但如今,

更占优势的一点是,

工部尚有一群技术痴迷的老前辈们。

他们曾致力于火炮与火器的研发与改良,对此领域极为精通。

简而言之,他们技术娴熟,经验丰富,唯独缺乏资金。

而这位君主及时提供了充足的经费。

因此,短期内某项技术的显着飞跃是可以预见的。

若非因战事迫在眉睫,大明即将面临一场海战,

他们或许还会选择留在工坊,借着这难得的机会,深入研究数月之久。

“真是可惜,我现在都不清楚,是期盼朝廷能赢得此战,还是期望战败。若战败了,皇上仍允许我们继续钻研火炮,似乎也未尝不可。”

“其实我也有点这样的念头。但无论如何,身为朝臣,我们必须以国家利益为先。火炮研究,暂且只能作为个人爱好了。”

这些工部的老专家们,提交完报告后,聚在一起唉声叹气。

他们本以为此次之后,再无机缘继续火炮研究了,谁料,奏章递上去没多久,

宫里便传来了消息。

皇帝下令他们继续制造并研究火炮,此番不仅限于火炮,连火铳也纳入了研究范畴!

“皇上万岁!”

“这下我们终于可以着手那些一直想研究却未能实施的想法了。”

“皇上如此重视,我是否也能将我的技术传承下去了?”

老专家们激动得热泪盈眶。

暂且不论此事。

另一方面,大明已是准备充分,只待时机。

且朝野间开始流传,说皇帝即将再次御驾亲征。

【那老谋深算者果然狡猾,他深知大明若欲迅速赢得海上他国的支持,必须派遣一位有足够身份与威望之人前去震慑。】

【大明的皇帝便是那老谋深算者,而大明的未来储君,想来便是我这位皇太孙了。】

【仅我和他,任何一人出现在海边,方能令人信服。】

【但此次,老谋深算者选择了亲自出征……】

【他意在联合更多人、更多国家、更大势力与更强实力,一举击败葡萄牙的若昂。】

【他的手段依旧如昔,我若要战,他便要以绝对之力,令我无处可避,无路可退,最终只能遭受重创。】

【不过想来,老谋深算者也不会带我同去了。】

【毕竟……】

昔日草原之上,老谋深算的智者对我这位储君满怀信心与保护之力,然海上征战,却非其所长。

忆往昔,智者随太祖朱元璋征伐天下,舟行河面,战鼓连天。

至于浩瀚大海,嘿嘿……

你这小子,心中暗喜何事?

海上又如何?

太祖与爷爷河道之战有何不妥?

确是如此。

朕确无此经验,但若你心存懈怠,欲留京城,那绝无可能!

“此番朕亲征,储君继续伴朕左右。”

朱棣淡然言道。

朱瞻涯:“何意?!”

……

大明上下,正蓄势待发之际。

吕宋之地,亦有所闻。

彼时尚不知,国中变故已为大明所悉。

其亦明了,大明疆域辽阔,一旦兴兵,筹备良久,不似小国行事迅速。

故大明延迟获知五万大军沉海之事,亦在情理之中。

“速将此讯告知亨利亲王!”

“族长,我们还要助罗刹国对抗大明吗?”

一青年闻此令,面色骤变,脱口而问。

族长斜睨一眼,

“你有何高见?我等已致大明五万将士陨落,尚不自知。一旦真相大白,大明岂会善罢甘休?此刻唯有一条路走到底!”

“速传讯亨利亲王!”

“此番,我们继续与亨利亲王内外勾结。”

“听闻大明皇帝亦参战,话本中,其英明神武,若能斩杀此等英雄,亦算吾等能耐!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