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确实可以召唤甲兵干这种小事。力大无穷的甲兵分分钟能完成任务,顺带涨经验。但她就是要跟随她的流民们,参与其中,自己动手。
升米恩斗米仇。
她不养没用的废物,到时容易反噬自己。
就连小兰和谭敖,在家也要做力所能及的劳动。
她带着张如英等人烘烤未干透的兽肉,收拾行李帐篷。约莫两个时辰后,陈明喜前来回报,手捧一包金银细软。
“苏娘子,约莫一百二十余名匪徒,包括出卖我们的流民,全部就地掩埋。收拾出三百余斤干粮及两百来银子。”
“大家商量后决定将钱全部献给苏娘子。干粮您也拿大头。剩余的,每家每户发一点。”
他说这话惴惴不安,生怕苏蓉鄙夷他们贪婪,不懂感恩。
毕竟匪徒几乎是苏蓉手下干掉的。没有苏蓉,在场人可能今晨阳光也见不到。他们还该献出家产感谢苏蓉才对。
然而,好不容易逃难至此,流民们无一不是钱粮耗尽,妻离子散,濒临绝境。若再不分点粮食,怕是很多人没力气走下去,只能倒毙路边。
就连陈家自己,车上也没多少余粮了。
苏蓉没吭声,接过那沉甸甸的包裹放在地上打开。只见里面是一堆沾满鲜血的铜板、散碎银子。还夹杂一张银票,也不知从谁身上搜出来的?
抽出来看看,一百两。
她直接收起那张银票,手指剩下的东西,对陈明喜道:“剩下的钱你拿去分给大家吧,干粮我不要,你也全部分发下去。”
马车装满行李肉干,加上她们这么几个人,委实不能再增加负重了,不然得把马生生累死。
陈明喜有点不相信自己耳朵,看着推回来的一包钱。
一百多两啊!还有那么多粮,苏娘子不要?
这些本该全部属于苏娘子的!果然他没看错人,苏娘子就是那种嘴硬心软的人。
他深深向苏蓉弯腰作揖,一揖到地。
“我替大家叩谢苏娘子大恩大德!这次若能平安归家,大难不死,全仰仗苏娘子义薄云天。”
苏蓉失笑。
“陈公子,你不辞辛苦做这个牵头人,担当起带领大家的作用,也是急公好义呀?”
陈明喜被夸得面上一热。
“相逢是缘,风雨同舟,大家才能一起活下去。”
苏蓉点头,让他拿上钱,去分给那些眼睁睁望向这个方向的流民。
听到陈明喜宣布分钱分粮的好消息,众人喜出望外。
有救了!
苏娘子这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转世啊!
每一个领到钱粮的人,都是双手合十,趴在地上遥遥冲苏蓉磕头。有了这笔救命钱粮,他们又有希望继续接下来的逃荒旅途。
张如英等人骄傲不已,虚荣心爆棚。
众人就算拜的不是自己,也与有荣焉。
土匪暴民这波送人头,让追随苏蓉一行的流民,每家每户分了至少一两银子两斤多糗粮。这些干巴巴的东西,一点点便能当顿饭。
大伙收拾行装,重新簇拥两辆马车骡车上路。有威武的铜甲兵护送,倒是希望沿途多些不长眼的恶徒送上门。
他们心念成真。
走上陈家兄弟之前示警过的那条道路,总有盗匪出没。口称此山是我开,此树是我栽。
苏蓉来者不拒,一路打杀。搜刮出好处,与自己的追随者们分享。
等走到下一个城镇浐县,大多数流民养得精气神十足,皮包骨的身子还长出肉来。
浐县较偏远,土地贫瘠。太平时期劳动力流向外界,现在世道一混乱,成了最佳避祸地点。
当地县令抓住机会出榜安民。外来流民只要在衙门出具路引证明,能交出一定数额的手续费,便能安排在浐县落户。
开荒有开荒的奖励措施,手艺人有名目繁多的作坊招工。
若不是与叶清辞约定去云州安卫城,苏蓉也想买块地,在此定居下来。
她现在手里的钱,足够她和家人安逸过完一生。
跟随的流民,大多数决定留在这里,不再往前走了。拖苏蓉的福,这一路分到的钱,足够他们支付安家落户的费用。
阮阿花姐弟,也跟在流民群中,向苏蓉磕头辞别。
苏蓉扶起她,悄悄给这个坚强的猎户女孩,又塞了二两碎银。
人各有命。
这对姐弟最终什么结局,不得而知。
准备离开浐县时,看着寥寥无几的同伴,里面依然有苏蓉一行的身影,陈家人又惊又喜。
“苏娘子,你们这也是打算去云州?”
浐县再往前,只能是云州。
苏蓉笑道:“是。我们最终目的地,其实和你们一样,也是云州安卫城。”
这次,她不再隐瞒自己的行程。
一路结伴同行,患难与共。双方生出初步信任和默契,没必要继续隐瞒。
陈明欢大喜:“那太好了!”
走到这里,少掉大半人本觉不安。但见苏蓉一行犹在,顿时放了一百二十个心。
陈明喜忙相邀。
“我们兄弟熟悉县城情况,如果需要买东西补货的话,我带你们去。今晚进城,还可以先找家客栈好好休息,沐浴更衣。”
一听能洗澡换衣服,大家眼睛亮了。
苏蓉当即决定,跟陈家人进城。
到了这里,陈家兄弟果然展露出自己长年跑商的优势。
熟门熟路带苏蓉一行进城,找家干净客栈梳洗。然后联系以前的合作伙伴,物美价廉买齐市面没有、大家又需要的东西。
再次出发,已是次日正午。焕然一新的众人,重新踏上南下旅途。
这次沿途所见,流民少了许多。能通过浐县继续往前走的,大多是有家底、有身世背景的人。
除了来往本地人,几乎看不到靠两条腿走路的流民。
巴阳感叹:“还是大后方安稳。这回送你们到安卫城,我也干脆在那里定居好了。”
有陈家这种地头蛇照拂,想必帮他办户籍不是难事。
张如英对他感兴趣:“巴哥,你家里还有什么人?以后也把她们一起接来安卫城吗?”
听得张如英不知什么时候改变对巴阳的称呼,苏蓉心中蓦地一动,仔细打量张如英的神情。
不过张如英隔着车厢板,和马车头赶马的巴阳说话,没有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