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州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,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。陈志明站在单向玻璃后,目光锐利地注视着病房内的主治医生张明。这个看似温文尔雅的心内科主任,此刻正在为市委书记郑国锋进行例行检查。
"陈队,财务核查有重大发现。"助手小李匆匆走来,将一份加密文件递到陈志明手中,"张明名下有一个'白衣天使慈善基金',近三年接受过境外巨额捐款。"
陈志明迅速翻阅文件,当看到捐款来源时,他的瞳孔猛然收缩——捐款方赫然是周氏集团在开曼群岛注册的离岸公司,总额高达800万美元!
"800万美元?一个慈善基金需要这么多钱?"陈志明的声音冷若寒霜,"立即查清这笔资金的真实去向!"
调查结果令人震惊:所谓的"慈善基金"实际上是一个洗钱通道。800万美元中,仅有5%用于真实的医疗救助,其余资金通过复杂的金融操作,最终流入了张明及其亲属在海外设立的多个空壳公司。
更令人发指的是,基金会的账目显示,大量资金被用于"医疗设备采购",但医院的实际采购记录与基金会账目严重不符。一台标价50万美元的心脏监护仪,实际采购价仅为10万美元,40万美元的差价不翼而飞。
"这是典型的洗钱操作!"金融侦查专家指出,"张明利用基金会为周家洗钱,同时从中牟取暴利。"
陈志明立即调取基金会的医疗项目记录,发现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:基金会的"特殊医疗项目"名单中,包含了多位已故重要证人的名字。这些人都曾在周家相关案件中提供关键证据,而后"因病去世"。
"立即对名单上的所有'医疗项目'进行复查!"陈志明下令。
法医专家对其中三例死亡病例进行开棺验尸,结果令人震惊:死者体内均检测出异常药物成分,死因与原始病历记载严重不符。更可怕的是,这些患者的治疗方案都经过张明的"专业指导"。
"这不是医疗事故,而是精心策划的谋杀!"法医专家得出结论。
与此同时,技术部门对张明的通讯记录分析取得突破:发现他与一个境外号码保持密切联系,而该号码的持有者正是周正阳的私人律师!
"张明是周家安插在医疗系统的棋子!"陈志明在紧急会议上汇报,"他利用职务之便,一方面为周家洗钱,另一方面清除对其不利的证人。"
案件性质从此升级。林悦立即向省委汇报,并获得特别授权,对张明实施24小时监控。
在监控的第三天,侦查员捕捉到关键信息:张明与境外号码的通话中提到了"最后一次治疗"和"彻底解决"等敏感词语。
"他们要对郑书记下手!"陈志明瞬间警觉。
当晚,张明果然有所行动。监控显示,他在医院药房领取了不在处方中的氯化钾注射液,并试图独自进入郑国锋的病房。
"行动!"陈志明一声令下,潜伏在周围的侦查员迅速出击,将张明当场制服。从他白大褂口袋中搜出的注射器里,正是足以致死的氯化钾溶液。
在审讯室里,张明起初矢口否认,但在铁证面前,他的心理防线最终崩溃。
"是周正阳逼我做的..."张明痛哭流涕,"他们控制了我的家人。我女儿在海外留学,完全在他们的监控之下..."
据张明交代,周家通过慈善基金向他输送利益已有多年。最初只是一些"小忙",如修改体检报告、制造虚假病历等。后来逐渐升级为"特殊医疗任务",即对周家的对手进行"医疗处理"。
"郑书记是第几个目标?"陈志明厉声问。
"第...第九个。"张明颤抖着说出一串名字,其中包括三名已故的企业家、两名政府官员和一名记者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张明还交代了一个秘密医疗团队的存在。这个团队由周家资助,专门研究各种难以检测的毒物和"自然死亡"方案。
"团队负责人是德国籍华裔医生刘博士,他擅长制造看似自然的死亡。"张明说,"我的技术都是他教的。"
基于张明的供述,警方立即对"白衣天使慈善基金"进行全面查封。在基金会的秘密档案中,发现了更多触目惊心的记录:包括多起精心伪装的"医疗事故"详细方案,以及一份长达百人的"潜在目标名单"。
"这份名单上的人都有危险!"林悦立即向公安部汇报,请求对名单人员采取保护措施。
与此同时,国际刑警组织根据中方提供的线索,在德国成功抓获了刘博士团队的核心成员。审讯发现,这个医疗杀手团队的业务范围遍布全球,专门为各类权贵提供"医疗清除服务"。
案件的成功破获,揭开了医疗领域腐败的新形态。周家通过控制医疗资源和专业人员,构建了一个集洗钱、谋杀、伪证于一体的犯罪网络。
在结案报告中,陈志明写道:"此案暴露出医疗监管体系的严重漏洞。必须加强对医疗基金会的财务监管,建立医疗安全预警机制,防止救死扶伤的白衣沦为犯罪的工具。"
夕阳西下,陈志明站在医院顶楼,俯瞰着这座被夜色笼罩的城市。他知道,虽然这个医疗黑幕被揭开,但还有更多隐藏在白衣之下的黑暗等待揭露。而他的使命,就是让阳光照进每一个阴暗的角落。
在这场白衣与黑金的较量中,正义终于取得了胜利。但陈志明明白,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。在维护医疗纯洁的道路上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