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联欢会的喧嚣与红烧肉的余味一同散去,养老公寓的日子像是被重新拧紧了发条,再次滴答滴答地走向它固有的、缓慢而平稳的节奏。
冬意渐深,窗玻璃上常凝着薄薄一层白气,院子里的老槐树枝桠嶙峋,指向灰白色的天空。
陆子昂彻底进入了“猫冬”模式。
那件抽象派毛衣在经历了多次拆改、并被“总裁”无数次“协助”后,终于勉强成型。
虽然针脚依旧奔放不羁,配色堪称灾难,但保暖性是实打实的。
他经常裹着这件“战袍”,窝在活动室暖气最足角落的老沙发里,像一只成功储备了脂肪的熊,最大限度地降低能量消耗。
日常活动缩减为三项:捧着保温杯看别人下棋(坚决不上场),竖着耳朵听食堂动静(精准判断开饭时间),以及对着窗外发呆(思考内容通常与今晚吃什么高度相关)。
小郑干事那份“极简主义”年终总结意外获赞后,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,不再纠结于搞大新闻,转而致力于提升这种“实在的幸福感”。
他的工作重心变成了督促食堂开发新菜式、给活动室多备点瓜子和茶叶、以及确保暖气烧得足。
日子平静得近乎单调,却有一种让人心安的温度。
然而,就像再平静的湖面也免不了被风吹皱,陆子昂的“猫冬”生活也遭遇了一点小小的、微不足道的波澜。
这波澜来自一碗面——食堂新推出的“秘制辣油拌面”。
王婶号称是根据“祖传秘方”改良,辣油香而不燥,咸鲜适口,甫一推出就受到了广泛好评,连口味清淡的刘奶奶都忍不住尝了小半碗。
陆子昂也好这口。
这天中午,他准时出现在食堂,目标明确地要了辣油拌面。
看着王婶舀起那勺红亮喷香的辣油浇在面上,他的味蕾已经开始提前欢呼。
然而,就在他端着碗准备离开窗口时,王婶忽然想起什么,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他说:“小陆院长,等等!
这辣油啊,据说用的是古法炼制,里面加了十几种香料,火候极讲究!
而且……”她声音更低了,“听说这方子,跟以前宫里传出来的有点关系呢!”
陆子昂端着面碗,愣了一下。
他就想吃个拌面,怎么还吃出“宫廷秘方”了?这联想力是不是有点过于丰富了?
他干笑两声:“王婶,宫里人……也吃这么重口味?” “哎哟,这你就不懂了!”
王婶一副“你有所不知”的表情,“越是讲究,越是返璞归真!这辣油看着简单,学问大着呢!您慢慢品,细细品!”
陆子昂端着这碗突然被赋予了“文化重量”的拌面,感觉手腕都沉了几分。
他回到老位置,拿起筷子,看着那诱人的色泽,第一次有点犹豫。
这……还能像以前那样,稀里呼噜地痛快吃吗?
是不是得品出点“历史底蕴”来?
他试着吃了一口。嗯,确实香,确实好吃。但“宫廷秘方”?
他咂咂嘴,除了辣和香,实在没品出什么皇家气度。
这时,张大妈端着面坐过来,一脸兴奋:“小陆院长,吃着呢?王婶说这辣油有来头!你吃出啥特别没有?是不是有种……雍容华贵的感觉?”
陆子昂差点呛住。雍容华贵的辣油?那得卖多少钱一勺?
李大爷也凑过来,表情严肃地分析:“我看不止。这辣味醇厚,层次丰富,隐隐有股药香,莫非里面还加了什么温补的药材?符合中医养生之道!”
陆子昂看着碗里的面,感觉它已经不是一碗简单的面了,成了一个需要被解读的文化符号。
连小郑干事路过,都忍不住插一句:“陆老师,要是这辣油反响好,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……做成小包装,作为咱们公寓的特色礼品?名字我都想好了,叫‘安心御辣’!”
陆子昂彻底没了胃口。
他放下筷子,看着周围老人们热烈讨论“辣油文化”的场面,忽然觉得有点好笑,又有点无奈。
他就想安安静静吃碗面,怎么就这么难?
这时,“总裁”不知道从哪儿溜达过来,跳上空着的椅子,鼻子凑近他的面碗,嗅了嗅,然后打了个小小的喷嚏,一脸嫌弃地走开了。
猫的反应总是最直接的。
陆子昂看着“总裁”高傲的背影,忽然释然了。
什么宫廷秘方,什么文化内涵,什么特色礼品。
都是虚的。
好吃的,就是好吃的。
他重新拿起筷子,不再去想那些附加的意义,专心致志地搅拌面条,让每一根都均匀裹上红亮的辣油,然后大口吃了起来。
香!辣!过瘾!
去他的雍容华贵,去他的中医养生。这就是一碗让人吃了出汗、让人舒服的普通辣油拌面而已。
他吃得额头冒汗,浑身舒坦,刚才那点莫名其妙的负担感也随之消散。
张大妈还在那研究“层次感”,李大爷还在琢磨“药香”。
陆子昂吃完最后一口,心满意足地擦了擦嘴,慢悠悠地说:“品出来了。”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,期待地看着他。
陆子昂顿了顿,认真道:“品出来……明天还想吃。”
众人:“……”
他站起身,把空碗送回窗口,对王婶说:“王婶,明天多给我浇半勺辣油,今天这勺……‘雍容’是够了,‘华贵’还差点意思。”
王婶先是一愣,随即噗嗤笑出声,爽快地应道:“好嘞!明天给院长双份的‘华贵’!”
陆子昂背着手,慢悠悠地踱回他的老沙发,裹紧了他的抽象派毛衣。
窗外,冬日的阳光勉强穿透云层,洒下一点稀薄的暖意。
日子嘛,就是这样。
不管被附加了多少意义,一碗面,终究就是一碗面。
吃得开心,就够了。
他闭上眼睛,打了个带着辣油味儿的饱嗝。
舒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