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六章 红烛映窗,心潮暗涌(1 / 1)

安陵容重生后 爱扯 1754 字 4天前

侍寝的消息传到碎玉轩时,下人们顿时喜上眉梢,个个脸上都堆着笑。

崔槿汐在一旁看着,眼角的细纹都舒展了几分,低声对身边的流朱道:“小主这可是熬出头了,能得皇上青眼,往后的日子定是不同了。”

甄嬛接了旨意,指尖微微发颤,忙朝流朱使了个眼色。

流朱心领神会,赶紧捧过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,递到苏培盛面前:“苏公公,这是我们小主的一点心意,劳您跑这一趟。”

苏培盛目光在甄嬛脸上一扫,想起当年纯元皇后的模样,笑意更深了些,接过荷包揣进袖中,笑道:“菀常在客气了,您是皇上心尖上的人,奴才跑这趟是福气。”

“您好生预备着,稍晚些会有专门的驮妃太监来,您且等着就是。”说罢又道了几句吉祥话,才躬身退了出去。

苏培盛一走,碎玉轩里顿时忙了起来。

宫女们烧水的烧水,备衣的备衣,崔槿汐亲自替甄嬛梳理长发,轻声道:“小主放宽心,凡事按着规矩来,皇上定会喜欢的。”

甄嬛望着镜中自己泛红的脸颊,心像揣了只兔子般怦怦直跳,一时有些羞涩,一时又想着要从容应对,忽又生出几分迷茫。

这忙乱又鲜活的景象,让整个碎玉轩都透着股不同寻常的生气。

甄嬛沐浴完毕,由侍寝嬷嬷在耳旁细细讲了侍寝的规矩,脸上早已飞红,羞得不敢抬头。

待嬷嬷退下,她依着规矩褪去衣物,被驮妃太监用宽大的锦被裹了个严实。

肌肤刚贴上锦被的光滑料子,她忍不住打了个寒噤,起了层细密的鸡皮疙瘩。

可一想到即将面圣,那点凉意又被心头的燥热驱散,脸颊的红霞越发浓重,衬得眉眼间的青涩更添几分动人。

正要由驮妃太监背起启程,外头却匆匆进来个御前太监,对着崔槿汐道:“崔姑姑,万岁爷那边有急事,今夜暂不用菀常在过去了,劳烦各位回吧。”

崔槿汐一愣,忙应道:“是,多谢公公传话。”

驮妃太监闻言,小心将甄嬛放在床榻上,又行了礼,便跟着那御前太监退了出去。

碎玉轩里瞬间静得能听见烛火噼啪声。

流珠和浣碧忙上前,取了件厚实的锦缎披风给甄嬛披上,浣碧急道:“小姐,快进内殿吧,仔细着凉。”

甄嬛被裹在披风里,脸色红得厉害,不知是方才的羞意未散,还是被殿外的风扫了几分凉意。

她抿着唇,指尖攥着披风边角,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。

崔槿汐看着她这副无措模样,心里咯噔一下,先前的笃定也动摇了几分。

但她很快定了定神,走上前温声道:“小主莫急,许是万岁爷真有要紧政务耽搁了。”

“先前也有过这样的事,不是针对您的。”见甄嬛仍不作声,她又道,“想来小主折腾这许久也饿了,奴婢这就去让小厨房备些热汤,您垫垫肚子?”

甄嬛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崔槿汐便退了出去,把空间留给了她和流珠、浣碧。

寝殿里只剩流珠、浣碧几个贴身伺候的,甄嬛那点强撑的体面终于绷不住了,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,簌簌往下掉。

她捂着嘴,肩膀微微颤抖,声音哽咽得不成样子:“怎、怎么能这样……”

毕竟才是十七岁的姑娘,头一遭遇上这等事,心里哪能过得去?

这消息要是传出去,后宫里不定有多少人等着看笑话呢。

越想,那眼泪就越止不住,偏又怕被外头听见,只能死死咬着唇,把哭声憋在喉咙里。

浣碧看着心疼,又气不过,凑到她耳边,声音压得极低,带着点发颤的委屈:“小姐,这也太欺负人了!”

“哪有这样戏耍人的?这要是传出去,往后您在宫里可怎么立足啊?”

话一出口,她自己也慌了——这话实在是大逆不道,忙抬眼瞧了瞧四周,见没外人,才敢继续小声嘟囔,“好不容易绿头牌能上,头回就被翻中,原是天大的喜事,怎么临了……”

流珠在一旁急得直搓手,劝道:“小姐,您别多想,许是皇上真有急事呢?”

“浣碧也是急糊涂了,您别往心里去。”

甄嬛哪里听得进去?

先前想着能得皇上青眼,心里那点雀跃还没散呢,衣裳换了,规矩听了,连锦被都裹上了,就等着往养心殿去,结果临门一脚,竟成了这样……

她把脸埋在锦被里,眼泪浸湿了布料,只觉得又羞又委屈,浑身的力气都像被抽干了。

养心殿内,胤禛原是有几分期待的。

想起那菀常在神似纯元皇后的容貌,指尖在御案上轻轻叩着,连带着批阅奏折的节奏都缓了几分。

忽闻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苏培盛掀帘进来,脸色凝重:“皇上,青海八百里加急!”

胤禛眉心一蹙,接过那火漆封口的奏折,拆开一看,眉头瞬间锁得更紧。

边疆战事要紧,哪还顾得上其他?

他随手将奏折往案上一放,对苏培盛道:“传旨,让军机处的人立刻进见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