璇炀心中涌起的敬意沛然难御,他忽然忆起,曾在某卷记载上古礼仪的残篇中见过的“灵犀印”。
此印非攻非守,乃是修炼者以最本真的心灵,与天地万物、古圣先贤之灵沟通的最高礼节,取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之意,重在心意相通,而非形式。
他从未施展过此等古礼,但此刻,面对这位以身为障、守护秘境直至身化石像的无名前辈,他觉得唯有如此庄重的仪式,方能配得上这份跨越时空的敬意。
他屏息凝神,面容庄肃,开始依照记忆中的描述,缓缓动作。
首先的第一步,需静心,垂眸敛息。
他微微垂首,目光自遗骸上轻柔收回,落于身前虚空。
此非怯懦,而是将向外探寻的目光转为向内观照,收敛起所有属于“璇炀”这个个体的锋芒、欲望与杂念,使心神如古井无波,澄澈明净,全然沉浸于对这份守护精神的感悟之中。
随后璇炀开始手结心印,以表示意。
右手五指自然并拢,指尖微敛,掌心轻轻虚按于左胸心口之处。
掌心肌肤能清晰感受到自身平稳而有力的心跳,这一按,象征着敞开心扉,以最真实无伪的本心示人,毫无遮掩。
紧接着,要展臂通灵,产生共鸣。
保持掌心涵容心口之意,手臂舒缓而坚定地向前平伸,仿佛将胸腔中那颗跳动的赤诚之心捧出。
手掌离胸,在空中划出一道圆满流畅的弧线,最终掌心坦然朝向那星辰结晶的遗骸与那团温润星辉。
此动作为桥,意在将己身之诚、之意、之敬,毫无滞碍地传递,希冀与那长眠于此的英灵,或其留存于天地间的执念灵韵,产生一丝微妙的共鸣。
最后圆满结束,归元复礼。
手臂依原路缓缓收回,掌心再次轻触心口,随即自然垂落身侧。
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:
由己心出发,通达外灵,复归己身。
这不仅是礼节的完成,更是一次精神层面的洗礼与圆融,象征着他接纳了这份来自远古的馈赠,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。
礼仪完成,璇炀只觉得灵台一片清明,方才激荡的心绪已化为沉静的感悟。
而就在仪式完成的瞬间——
那团原本静谧悬浮的星辉,仿佛被无形的钥匙开启了封印,骤然光华流转,变得异常明亮而温暖。
它不再静止,如同拥有了生命般,轻盈地、缓缓地飘向璇炀,在他带着些许讶然却坦然接纳的目光中,悄无声息地没入他的眉心识海深处。
一股暖流,并非炽热,而是如同春日阳光、母胎羊水般温和包容的能量,瞬间涌遍全身四肢百骸,深入灵魂本源。
这并非简单的力量灌输,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、源自星辰本源的祝福与认可。
璇炀清晰地感知到,自身与周遭天地间弥漫的星辰之力,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和共鸣。
仿佛他本身就成了星辰体系中的一部分,意念微动,便能更轻易地引动、吸纳这些力量。
他似乎有些明白了自己身体的变化,小幅提升了对星辰之力的亲和力与感知敏锐度。
幽魂语气有些惊讶,并且在其耳边解释一二。
具体而言,就是此后于星月光华下修炼,效率将获得微幅但持续的提升。
对于隐匿于天地间的星辰属性宝物或机缘,会生出更敏锐的直觉,更容易捕捉其踪迹。
未来若修习星辰类功法秘术,入门领悟将事半功倍,遇到的关卡阻碍也会相应减弱。
更为玄妙的是,他周身似乎萦绕了一层极淡却真实的 “星辰加护” 气息。
这气息并非护盾,却似一种友好的“印记”。
可以预见,秘境中那些依赖星辰能量驱动、灵智低下的守卫傀儡,在遭遇他时,可能会产生本能的“迟疑”或将其识别为“低威胁目标”,这无疑在险象环生的秘境中,为他增添了一份独特的保命资本。
待到星辰祝福完全融入,璇炀方才从那种玄妙的状态中回过神来,心中豁然开朗,随之涌起的是深深的庆幸。
他此刻方才彻底明悟,这位守护者留下的,不只是一份馈赠,更是一场对后来者心性的试炼!
若来者急功近利,心怀贪婪直接摄取光团,光团感应到其贪念,会瞬间化作流光消散,徒劳无功。
若来者心术不正,甚至妄图损毁遗骸以求宝,必将触发遗骸中蕴含的最后守护意志,引来雷霆反击,自食恶果。
唯有心怀真诚敬意,以平等、尊重的姿态,通过这古老的仪式与之心灵对话,方能通过考验,获得这份真正珍贵、惠泽深远的星辰祝福。
“前辈风骨,晚辈铭感五内,必不敢忘。”
璇炀再次向着遗骸深深一揖,这一次,敬意之中更添了几分对修行之路的领悟。
见此一幕,
储器镯内,幽魂罕见地保持了沉默,未曾出言调侃或催促。
那团虚幻的魂火微微摇曳,似乎也沉浸在这份跨越万古的坚守与传承的意境之中,或许勾起了它某些尘封的回忆,或许是对这少年心性的又一次重新审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