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章 风声鹤唳(1 / 1)

苏瑶的高跟鞋在梧桐树下的青石板上顿住,羊绒披肩被夜风吹得掀起一角,露出腕间翡翠手绳的冷色。

陆明远的声音从手机里钻出来时,她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——林禹调走港口货单,这意味着他要截断她收购计划里最关键的物流数据链。

"明远,把备份发我。"她的声音稳得像块压舱石,指节却在手机壳上掐出青白印子。

三年前她在林禹书房偷瞄过特助权限代码,当时只当是小姑娘的好奇心,如今倒成了救命符。

云盘接收提示音响起时,她望着林肯车尾灯消失的方向,喉间溢出一声冷笑——林禹总以为她是笼中雀,却不知她早把爪子磨成了刀刃。

凌晨三点的公寓里,苏瑶的台灯在茶几上投下昏黄光圈。

她翻出三年前整理的航运公会成员档案,指尖停在王总那页——这个总爱摸鼻烟壶的老狐狸,最吃"行业发展"这套冠冕话。

她抓起钢笔在便签上唰唰写:"整合资源,推动长三角航运效率",墨汁在"效率"两字上洇开个小团,像朵蓄势待发的花。

"苏总,早报记者到了。"助理的电话在六点准时打进。

苏瑶对着穿衣镜调整珍珠耳坠,镜中女人眼尾的泪痣被粉底液晕开些,倒显得更柔了。

她对着镜头时声音温软:"此次收购是市场行为,若能让货轮在吴淞口少等两小时,让渔民的鲜鱼早半小时上餐桌,便是值得。"

这条声明像颗投入黄浦江的石子,激起层层涟漪。

航运公会的老专家在电台里拍着桌子:"小苏丫头说得对!

我当年跑船,在锚地等引水员能等三天!"王总当天就让人送来两盒龙井,茶叶底下压着张纸条:"明晚和平饭店,我带三个码头老板。"

林禹的私人会议室里,水晶吊灯把冷光砸在红木桌上。

他捏着财经早报的手青筋暴起,报纸边角在指缝里发出细碎的撕裂声。"她倒会装圣母。"唐小姐涂着酒红甲油的手指敲了敲投影屏,屏幕上正放着苏瑶接受采访的片段,"联合荣发、大达几家抵制,让她收不成码头,看她还怎么装。"

"荣发的陈老板上个月刚被我们压了运价。"林禹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戳出个洞,"大达的周老头...上个月我儿子满月,他送了对翡翠镯子。"

"可他们更怕苏瑶。"唐小姐往前倾了倾身子,珍珠项链在锁骨处晃出冷光,"苏瑶要是整合了码头,以后船靠哪个港她说了算,您觉得这些老狐狸会选谁?"

会议室的空调突然发出嗡鸣。

林禹望着窗外刚升起的朝阳,想起昨夜苏瑶穿的那身墨绿旗袍——三年前他在霞飞路挑料子,老板娘说这颜色像春天的苔,衬得小姑娘眼波都软了。

可此刻报纸上的苏瑶,眼尾的泪痣像颗烧红的朱砂,亮得扎眼。

"去联系陈老板。"他把钢笔重重拍在桌上,"就说...林氏今年给荣发的运价再降两个点。"

唐小姐的嘴角翘了半寸,又迅速压下去。

她盯着林禹绷紧的下颌线,指甲在丝质手包上掐出个小坑——这个男人,到底是气苏瑶背叛,还是气自己看走了眼?

苏瑶的手机在下午两点震动,是陈老板的来电。"苏总,林氏刚说给我们降运价..."电话里传来茶叶罐子碰撞的脆响,"可您说的码头分红...真能比他们多三成?"

"陈叔,我让人把合同送到您茶社。"苏瑶转着翡翠手绳,手绳内侧的信号器贴着皮肤,温度刚好,"您看看条款,要是觉得少,我让财务再添两个点。"

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了。

苏瑶听见陈老板抽了口烟,火星子噼啪响:"苏丫头,三年前你跟着林禹来我茶社,说话都不敢大声。"他的声音突然低了,"现在倒像换了个人。"

"人总要长大的。"苏瑶望着窗外的黄浦江,货轮鸣着汽笛划过江面,"陈叔,您是要跟着林氏吃残羹,还是跟我喝头锅汤?"

半小时后,周老头的电话打进来。

接着是李老板,是张经理。

苏瑶的备忘录里,"支持企业"那栏从空白变成一串名字,墨迹未干,却重得像块压舱石。

夜幕降临时,苏瑶在和平饭店的旋转门前停住脚步。

玻璃门里映出唐小姐的身影——她穿了身月白真丝裙,正端着香槟和王总说话,眼角余光却往门口飘。

"苏总。"门童拉开门,暖香混着钢琴声涌出来。

唐小姐的笑声突然拔高:"苏妹妹今天可真忙,又是采访又是签合同的,累坏了吧?"

苏瑶踩着细高跟走进去,眼尾的泪痣在水晶灯下泛着暖光。

她望着唐小姐颈间的珍珠项链——和上午林禹会议室里那串,倒有几分像。

"唐小姐这么关心我,"她端起侍者托盘里的香槟,杯沿轻碰唐小姐的酒杯,"不如明天来论坛坐坐?

我正好想请教,怎样才算...不攀附?"

唐小姐的手指在杯壁上顿住,香槟酒液晃出杯口,在真丝裙上晕开个浅黄的圆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