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章 夷人进驻(1 / 1)

“他们还真的来了。”

曹豹等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上次拓跋古单骑来访,那宛如鬼魅般迅捷精准的骑射之术,早已成为村中汉子们酒后的谈资和挥之不去的震撼。

原本众人以为,夷人整个部落想要从极北之地来到中原内地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,毕竟其中关口很多,外族人想要进入,是非常困难的,然而此刻,这些人却真的出现在了这里。

包括秦明在内的所有人都已经下马,静候这些夷人的到来。

“拓跋兄弟,欢迎欢迎!”

眼见骑兵部队越来越近,秦明立刻上前迎接。

“秦大人!”

为首的精壮汉子正是拓跋古。

他动作利落地翻身下马,动作带着草原特有的矫健和力量感。

他左手平贴胸前,对着秦明深深一躬,行了一个夷人最郑重的礼节。

他身后的族人亦随之而动,动作整齐划一,显示出严格的部族纪律和对首领的绝对服从。

秦明的目光扫过这支沉默而彪悍的队伍。

马匹虽显疲惫,但筋骨强健,毛色油亮;骑手们神情疲惫却目光锐利,虽饱经风霜,但那股剽悍之气未曾稍减。

“这些都是你的手下?”

“他们,都是我的族人,我的手足兄弟……”拓跋古抬起头,用略显生硬却咬字清晰的汉语回答,“一共一百五十三人,其中…三十六人,是妻子和孩子…”

“欢迎欢迎,进村吧。”

秦明说着,将这些人领入了村子中。

村中的气氛瞬间变得紧绷。

家家户户的门窗后,都挤满了探头探脑的脑袋。

村民们握着锄头、柴刀,甚至扁担,警惕地注视着这些形貌迥异的陌生人。

白天的偷袭和演武场上惨烈的景象,让整个村子如同惊弓之鸟。

尽管秦明先前已有交代,但当亲眼目睹这些带着草原气息的异族战士进入家园时,那份本能的戒备依然难以消除。

而在路过演武场的时候,里面摆放的上百具尸体让拓跋古等人吃了一惊,以至于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。

“拓跋兄弟,今天上午我们村长遭遇了敌人的偷袭,不过你放心,他们都已经被我们杀光了,目前这里是非常安全的。”

秦明解释了一句。

“一直都是这样么?”

“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,这次是仇家派人过来偷袭,但他们不是我们的对手。”

秦明顿了顿,接着说道:“刚才的时候,我们正在讨论如何反击的事情,正巧这个时候你们过来了。”

“秦大人收留我等族人,大恩如同草原上的甘泉。若大人有任何差遣,需要刀箭指向何方,拓跋古与族人,必将拔刀相助,绝无二话!”

拓跋古面色平静地说道。

“好,很好!”

秦明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,随即说道:“我想知道,你们这一路要经过很多的关卡,是怎么过来的?”

“他们要银子要马,我们都给,陆掌柜也给了我们帮助……”

“原来如此……”

秦明点点头,随即说道:“这一路你们也挺辛苦的,跟我来,我给你们安排住处。”

“好。”

拓跋古应了一声,随即跟着秦明进入了村子里面。

在村子北边,这里有两排新盖的土房,总共有房间五十多间,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。

秦明立刻唤来负责后勤的秦怀忠:“忠叔,快,带人把准备好的新被褥、火炕的柴火还有火炉都给各屋配上!手脚麻利点!”

他又指着房前空荡荡的院子,“再搭起几排烤架!杀羊!给我挑最肥的,宰上十五只!现在就收拾干净串起来!”

很快,院子里热闹起来。

村民们抬着厚厚的被褥、搬着铁皮火炉和成筐的木炭进进出出。

另一边,几只肥羊被拖到角落宰杀,血腥气混合着柴火的烟味弥漫开。

不多时,十几扇处理好的羊肉被粗大的木棍串起,架在了熊熊燃烧的篝火上。

空气中渐渐飘散开诱人的油脂焦香。

秦明指着角落堆放的十个大酒坛子,对拓跋古豪爽地说道:“拓跋兄弟,这些酒是给你们兄弟们驱寒暖身的!羊管够,就在那边羊圈里,你们想吃鲜的,随时可以现杀现烤!但凡族人有任何急需,只要开口,我秦明定当尽力安排!”

秦明对这些夷人还是比较大方的。

一来就给他们新房和烤羊,白酒也是供应管够。

其实这些东西秦明都是提前准备好的。

要知道,豢养私兵那可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倘若没有足够的财力,是根本玩不转的。

但对于秦明来说,这还是非常值得的,尤其是在这个乱世,有如此多的一支百人精于骑射的高手加盟,无疑对他的民壮团战力是个极大提升,也能弥补重甲骑兵的战术短板,是他有更多的战术选择。

“秦大人,谢谢!”

看到秦明给他们部族准备的这一切,拓跋古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。

要知道,就在不久之前,他和他的族人还如同草原上的孤魂野鬼,被金人铁骑疯狂追杀,又被汉人城池拒之门外。严冬的寒风如同刀子,饥饿如同跗骨之蛆。

偌大的草原,却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,在如此严苛的生存环境下,他们的不足从之前的万人,到如今仅剩下一百五十多人,倘若不是凭借着精湛的骑术和射术,他们这一支小族,恐怕早就彻底消亡了。

拓跋古没有想到秦明给他们部族准备的居所如此的好,土房虽然有些矮小,但足够遮风挡雪,温暖的土炕和火炉,喷香的烤羊,这是他们一直以来都在梦想的事情,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。

以至于跟着拓跋古进村的这些族人,脸上也洋溢着喜色。

妇孺们看着温暖敞亮的土屋,眼中闪着泪光;战士们闻着烤肉的香味,喉结滚动,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般的笑意。

他们带来的“行李”显得格外寒酸:十多辆牛车上堆放的是仅有的一些风干肉、奶酪和赖以御寒的粗糙毛皮;几口铁锅和简单的炊具;还有那一百七十多匹虽然精壮但已显疲态的草原骏马;以及少数族人身上佩戴的、或许是家族最后传承的金银饰品……

这便是当年万人大部族残存的所有家当。

他们几乎是倾其所有,举族南下,这份孤注一掷的行动本身,就是对秦明莫大的信任与托付。

秦明的目光扫过这些仅存的“财产”,心中没有半分觊觎。

在他看来,这些器物马匹固然有用,但拓跋古这支百战余生的夷人骑兵本身,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!

他们的加盟,如同为猛虎插上翱翔的翅膀,带来的战力飞跃和战略价值,远非金银可以衡量。

当天晚上,村子夷人区域顿时一片欢歌笑语,这和原本因为村中遇袭导致的沉重压抑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但在秦怀忠等头领向村民解释后,很快就得到了村民的谅解,尤其是听说这些强悍的夷人战士也将加入民壮团,为死难的村民复仇时,许多村民心中的隔阂渐渐消融了。

一些热心的村妇送来了自家腌制的咸菜、刚蒸好的馍馍;汉子们则抱来了成捆的干柴,堆在夷人住所旁。

篝火旁,语言不通的人们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和善意的笑容交流着,那份起初的陌生与警惕,在共同的烤肉香气和暖意中,慢慢化解。

在安顿好所有的族人后,拓跋古被秦明请到了坞堡之中。

“秦大人,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出手?”

当着众多首领的面,拓跋古主动请战。

在草原,任何势力想要投靠大的部族,要么贡献大量的牛羊或者钱银,要么帮助对方战斗,这其实就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一种‘投名状’。

毕竟想要生存获得大部族的庇护,首先要证明你的价值才行,这也符合利益交换的处事原则。

如今秦明给拓跋古的族人提供了如此好的容身之地,拓跋古自然要证明自己的价值。

“你们先休养两天,明天我会先领你们去县衙登记造册,从此以后,你和你的族人,就是大周的子民!”

秦明微笑着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