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章 美人鱼49(1 / 1)

原是几百年前失事的商船,酒液在海底没有任何流失,反而沉淀得愈发醇厚。

她全部收进了空间里,偶尔抿一口,舌尖泛起微辣的暖意,配着生海鲜,倒也多了几分趣味。

宋菲菲还见到了一群迁徙的座头鲸。

它们每年都会路过这片海域,巨大的鳍肢划开海水时,会带起一串串珍珠似的泡泡。

宋菲菲第一次见它们时,被那堪比小山的身躯吓得躲在珊瑚丛后,直到听见它们发出悠扬的鲸歌——那声音像古老的钟鸣,能穿透百米深海,震得她尾鳍发麻,却又莫名安心。

后来熟了,她便敢游到鲸背上。

座头鲸的皮肤滑溜溜的,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黏液,阳光透过海水洒在上面,像镀了层碎金。

有只最小的座头鲸总爱用吻突蹭她的鱼尾,宋菲菲便给它取名“阿圆”。

阿圆会带她去看海底热泉,那些冒着白烟的泉眼周围,长着从未见过的管状生物,身体像玻璃般透明,能看见里面流动的荧光液体。

热泉的水温很高,她不敢靠太近,只站在远处看虾群在热泉与冷水的交界处穿梭,像一团跳动的火焰。

只不过座头鲸们只是迁徙的时候路过这里罢了,停留不了太久,大家刚刚熟识就要分别了。

每年一遇成了他们心中的期盼。

有次她游到一处从未踏足的海底峡谷,岩壁上嵌着密密麻麻的海螺,风从螺壳里穿过时,竟会吹出像竖琴般的调子。

宋菲菲欣赏着美景,慢慢睡了过去。

再次睁开眼睛是被“咔哒、咔哒”声给吵醒的。

待她睁开眼睛一看,竟然是一群寄居蟹。

寄居蟹试探着凑过来,宋菲菲便拿出来一些小鱼给它们吃。

它们用螯钳沾了沾,竟抱着小鱼啃了起来,逗得她直乐。

给什么都敢吃,还真是没有防备心啊!

日子久了,她渐渐摸清了海底的“规矩”。

哪片珊瑚林是小鲨鱼的育儿所,哪块暗礁下藏着会发光的磷虾群,甚至连那只惫懒的巨型章鱼常去补眠的海沟位置,她都摸得一清二楚。

只是每次远远望见章鱼那庞大的身影,她都会悄悄绕开——上次的教训太深刻,她可不想成为对方的“小零食”。

这天,她在清理空间时翻出了那批从探险者手里截胡的财宝。

一箱箱金银珠宝在珊瑚屋的光线下闪得晃眼,还有些镶嵌着宝石的王冠、权杖,一看就不是凡品。

她突发奇想,挑了些成色最好的蓝宝石,让擅长编织的美人鱼用海草茎串成项链,又把碎钻嵌进贝壳做的镜子边缘。

别说,还真是别有一番韵味。

只不过这些都太好了,宋菲菲舍不得拿去卖,就让人又仿造了一批类似的首饰送去陆地上卖。

不出十天,陆地上就开了一家“深海秘宝”首饰铺,据说材料都是从海底采来的天然珍宝。

没过多久,陆地上果然掀起了一股“海洋风”。

贵族夫人们以佩戴海蓝色宝石为荣,孩子们则抢着购买贝壳镜子,连宫廷里的画师都开始临摹美人鱼们寄去的珊瑚草图。

宋菲菲看着账本上日益增长的数字,心里美滋滋的——既能探索海底,又能赚陆地的钱,这日子可比前几世有趣多了。

美人鱼们也渐渐习惯了这位总爱“异想天开”的公主。

他们看着宋菲菲用海藻编织出带口袋的围裙,看着她教小美人鱼用贝壳做简易的算珠,看着她把陆地上的“记账法”改成用珍珠串计数——一颗大珍珠代表十箱丝绸,一颗小珍珠代表一匹锦缎……

“公主,你说陆地上的人,真的会喜欢我们织的海锦吗?”

负责管理织海锦的美人鱼莉莉捧着一匹泛着珠光的织物,尾鳍不安地拍打着水花。

那布料是用深海冰蚕吐出的丝织成的,摸起来比云朵还软,在阳光下能变幻出七种颜色。

宋菲菲接过布料,指尖划过细腻的纹路:“放心,这海锦只有我们海里才有,陆地上的人见都没有见过,就更别提用了。

上次我让走商的亚达带了样品去西域,据说好些人都想要这海锦哪!就连国王都想用来做新的皇袍呢!

不过,这海锦太稀有了,我不打算那么轻易卖出去,我要把这海锦放在拍卖会上拍卖。”

有了宋菲菲的肯定,莉莉也把心放回了肚子里,回去监督那些织娘们织布去了。

这可是价值连城的东西啊!马虎不得。

时间一长,宋菲菲的空间里积攒了不少“宝贝”:

从沉船里找到的鎏金铜镜,镜面虽蒙了层绿锈,却仍能映出她带鳞的侧脸;

美人鱼们织的海锦,在陆地上能卖出天价,她却做成了床单、被罩、衣服等,睡觉时都能闻到海水的清冽;

还有阿圆衔来的巨大珍珠,足有拳头大,夜里会发出柔和的白光,照亮了她用珊瑚搭成的小屋。

这天,信鸽鱼带来了陆地上的消息:西域的国王派了使者,想以千匹骏马换十匹海锦。

宋菲菲看着信上的字,心中不由有些唏嘘。

这西域的国王未免也太儿戏了些,就为了十匹海锦,竟然愿意用千匹骏马来换。

再稀有的物件也不过就是布罢了,哪里就犯得上用军需来换。

真是个昏君。

看来这西域国也时日无多了。

不过,说起这稀有布料,宋菲菲忽然想起阿圆带她看过的热泉。

那里的管状生物死后会留下坚韧的纤维,或许能和海蚕丝混纺,织出更特别的料子。

她当即带着莉莉往深海热泉游去。

管状生物的纤维果然如她所想,泛着淡淡的银光,混在海蚕丝里织出的布,竟能随着温度变化变换颜色:在冷水中是深海蓝,到了温暖的浅海就变成了夕阳红。

两条鱼各自带了些管状生物回去研究,不出三月,她们便研制出来了一种新的布料。

这种新布料被宋菲菲命名为“流光缎”,刚织出半匹,就被来海底送信的信鸽鱼瞧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