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2集:市场调研深入进行(1 / 1)

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玻璃幕墙,刘好仃已经坐在会议室里,面前摊着一沓资料,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,像是在敲一曲无声的鼓点。他面前的投影幕布上,赫然写着三个大字:中东市场调研计划。

“各位,”他抬头,目光扫过围坐在桌边的团队成员,“咱们现在要做的,不是猜客户明天会不会下单,而是要摸清楚中东市场的底牌。”

阿芳一边记录一边点头,“刘哥说得对,咱们得先知道他们到底需要什么,才能知道我们能提供什么。”

小张推了推眼镜,“可问题是,咱们连那边的市场规则都摸不熟,怎么下手?”

“那就从头开始。”刘好仃笑着说,“先联系当地行业协会,再找几个靠谱的经销商,看看他们能不能帮咱们收集点信息。”

阿芳迅速在文档里敲下:“第一步:建立本地信息网络。”
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中东那边文化跟咱们不一样,沟通方式也得调整。比如,人家可能更喜欢面对面聊,咱们不能老靠邮件。”

小张皱眉,“那我们总不能飞过去吧?”

“现在不行,但以后说不定。”刘好仃笑了笑,“我说这话的意思是,咱们得学会‘入乡随俗’,不能拿着咱们的习惯去套别人。”

阿芳突然想到什么,“刘哥,你刚才说以后说不定能设办事处,是真的?”

“当然是真的。”刘好仃说,“如果这次调研能说明中东市场有潜力,咱们就得考虑怎么长期布局。现在是调研,以后就是落地。”

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,大家都意识到,这不只是一个调研任务,而是一次可能改变公司方向的行动。

“那我们现在就开始。”小张打起精神,“我先联系几个出口中东的客户,看看他们有没有渠道。”

“我来整理一下中东那边的政策动向。”阿芳也投入状态。

“等等。”刘好仃突然拦住他们,“别急着冲出去。咱们得先列个清单,问什么问题,怎么问,谁来问,都要清楚。”

“明白。”阿芳点头,“我们先整理出几个核心问题,再分头行动。”

“对。”刘好仃说,“调研不是瞎问,是要问对问题。比如,客户到底需要什么功能的玻璃?他们更看重价格还是品质?当地有没有特别的建筑规范?”

小张一边记一边点头,“这些问题问清楚了,咱们才能知道怎么调整产品。”

“没错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不是去推销,是去了解。了解清楚了,才好做决定。”

会议结束,大家各自忙碌起来。阿芳开始联系当地行业协会,小张则翻找之前合作过的中东客户资料。

几天后,第一波反馈陆续回来。有经销商提到,当地对玻璃的隔热性能要求特别高,因为气候炎热,空调成本高,所以节能玻璃很受欢迎。

“隔热性能?”刘好仃听到这个信息时,眼睛亮了一下,“这说明咱们的节能玻璃,可能有市场。”

阿芳补充道:“而且有客户提到,他们希望玻璃不仅能隔热,还能防紫外线,保护室内家具和地板。”

“这跟咱们现有的产品有点差距。”小张皱眉,“咱们的节能玻璃主要是保温,隔热这块还没专门做。”

“那就得考虑改进。”刘好仃说,“或者,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,设计一款专门针对中东市场的隔热玻璃。”

阿芳记下:“建议研发部门评估隔热玻璃改进方案。”

与此同时,小张联系了几家当地经销商,发现他们对价格非常敏感,但同时也重视产品的耐用性和售后服务。

“这说明,咱们不能只靠低价,得在服务上做文章。”刘好仃分析道,“如果能在当地设立售后点,或者提供技术支持,可能更容易打开市场。”

“但成本呢?”小张问,“咱们现在还没确定市场容量,贸然投入,风险太大。”

“所以才要调研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现在要做的,是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,再做决策。”

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市场,团队决定参加一场在迪拜举办的建材展会。

展会现场,人来人往,各种玻璃产品琳琅满目。刘好仃带着小张和阿芳穿梭在展台之间,仔细观察每一家竞争对手的产品。

“看这家。”小张指着一家欧洲品牌的展位,“他们推出了一款智能调光玻璃,现场咨询的人不少。”

“调光?”刘好仃眯起眼,“这跟咱们的节能玻璃有点不同,但功能更高级。”

阿芳记录道:“建议关注智能玻璃技术发展。”

“不只是技术。”刘好仃说,“他们的展台布置、宣传方式也很讲究,说明他们在市场推广上投入不少。”

小张点头,“咱们的产品不差,但展示方式太传统了。”

“是得改。”刘好仃说,“市场变了,咱们的展示方式也得跟着变。”

展会期间,他们还特意观察了几家本地品牌的展台,发现他们主打价格优势,但在技术和服务上相对较弱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