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十五,会试。
这日要连考三场,贴经、杂文、时务策,考生清晨入场,日暮出场。
会试结束后,自以为考的好的举子相约前往琼玉楼。
自认考的不好的举子,也被同伴拉着去了琼玉楼,说什么来了京都,总是要去见识见识的。
一时间,平康坊最热闹的竟是琼玉楼了。
王家十三郎和卢家十二郎两人立在红楼最顶层朱栏前,遥望不远处灯火通明纸醉金迷的琼玉楼。
卢家十二郎转动手中酒盏,道:“没想到这崔家竟然请了魏娘子管事,魏娘子与那些帮派相熟,虽然十三郎你派人和那几个帮派打了招呼,可魏娘子随后就带着银钱走了一趟,他们给魏娘子面子,也是不想得罪魏娘身后的虔诚,便未去琼玉楼找事了。”
卢家十二郎不得不佩服这崔四娘,竟然敢这么明目张胆的用魏娘子,摆明了不怕得罪世家。
可魏娘子这个人她又用的刚刚好,有魏娘子坐镇琼玉楼,不论是黑还是白,都得给魏娘子几分薄面。
王家十三郎面色沉沉:“这魏娘子是被闲王保出来的,不是什么秘密。之前都说闲王弃了崔四娘这位长公主心腹,如今魏娘子为崔四娘做事,这下……有些人又要去巴结崔四娘这个商户了。”
两人正说着,就见闲王的车驾在琼玉楼门前停下。
一身便装的闲王从马车上下来,十分招摇在护卫簇拥下进了琼玉楼。
平康坊内其他红粉朱楼内,有举子听说闲王去了玉琼楼,原还沉溺在温柔乡中,这下立时起身赶往琼玉楼。
谁都知道今日凡能为琼玉楼作诗的举子,一应花销都是琼玉楼的。
重要的不是花销,而是闲王也在。
本朝科举不糊名,若是他们做的诗能入闲王眼,得闲王提携,此次即便未考好,也未尝不能一飞冲天。
奢华的琼玉楼内,才子们各显神通,挥洒才情。
卢十二郎瞧着越来越多的人从周遭脂粉红香的红楼中出来,朝琼玉楼聚拢,感慨道:“有闲王在,才子们今日必定会使出看家本领,若有名句流传出来……那从今日起,这琼玉楼可要在京都扬名了。”
真是一笔好买卖啊!
用一夜花销,来换这些举子的穷极才情的诗句。
若真有名句流出,那这琼玉楼都要跟着流芳了啊……
在卢十二郎心中感慨欣赏这琼玉楼的好手段时,就听身旁王家十三郎阴沉沉开口:“听说那崔家在安兴坊置办了宅子,那宅子……肯定逾制了吧。”
自从长公主死后,商人建逾制的宅子只要给官府交罚银,官府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这已是京都不成文的规定。
卢十二郎看向王十三郎:“十三郎,你为什么非要和这个崔四娘过不去?”
“九郎和十一郎都死了,如今他们还要往九郎和十一郎身上泼脏水,污我王氏声誉,我对付不了闲王,难不成我还对付不了闲王的狗?”王十三郎语声冷硬,“崔四娘诡计多端,自从这个崔四娘入京闹出多少事,闲王向来不问世事,玉槲楼我家九郎和十一郎遇害之时,偏闲王和翟国舅都在,能将这两人凑在一起的,也就只有这个后来的长公主心腹崔四娘了。”
王十三郎仰头将杯盏中的酒饮尽,勾唇道:“上次打了那个崔四娘,闲王也没有将我怎么样,王氏声誉也稍有挽回。”
卢十二郎唇瓣动了动,原想说王十三郎此举,也让替他们世家行走行商的下属吃了不少苦头。
可他这次,没有再劝。
自从上次卢十二郎回去与父亲、兄长谈过之后,便已经意识到,太原的案子只要开审,以世家之首自居的王氏,声誉便要走下坡路。
都是世家,王九郎和王十一郎到底有没有在太原做过那畜牲不如的事,各家心中多少是有点数的。
尤其是那日在玉槲楼,扬扬洒洒飘下来的纸笺上那些遇害孩童的画像,上面信息也记的那般详尽,谁能凭空捏造出这么多受害孩童。
王家晚辈中,算是佼佼者的王九郎一死,其他小辈都不算太出挑,读书上出类拔萃的如今还太小,王家的才俊隐隐有青黄不接之势。
若是这次王氏名誉再受损,那么……一直以诗书传家的卢氏,便有可能将王氏取而代之。
各家都有各家的私心,卢家也不例外。
王十三郎上次命武侯当街打了崔四娘的事,被王家长辈训斥,他心底正是不服的时候。
王十三郎自以为天下读书人都认为他是对的,被人架起来不自知,自觉他为王家挽回不少声誉。
他心中憋着一口气,不想向家中长辈低头。
第二日,王十三郎亲自约见京兆府户曹参军的儿子,提了提安兴坊崔宅逾制之事。
户曹参军得知此事时,原本还有些犹豫,怕得罪了闲王。
可儿子却劝道:“父亲,您想想,去岁那崔四娘逾制坐马车穿绫罗,被那武侯当街打了板子,可闲王却提拔了那武侯队正,是为什么?或许那崔四娘是长公主心腹不假,可闲王是皇室……皇室之人自然是要维护大昭律法的!此事王家十三郎已经提了,若不去办就是得罪王家!王家是世家之首,我们得罪不起!”
见户曹参军眉头紧皱,他儿子又道:“您才刚升任户曹参军不到一月,崔家的宅子是年前置办的,之前宅产过户与您无关。此事若办成了,对您前程是有好处的。”
此事,户曹参军想了一夜,决定拉着法曹参军一同办此事。
若真出了什么事,两人一起担着,总比一人担着好。
二月二十四,春意已临。
崔府上下撤掉厚重的垂帷,换上春季应景的清爽料子。
元扶妤正坐在檐下雕玉石,眼看着将要完工,家中仆从跑的跌跌撞撞,拎着衣摆进院:“姑娘,姑娘!京兆府的官差带着人上门,要见主家,说咱们府邸逾制了,管事正在外面应付,让我速来与姑娘通报一声。”
元扶妤闻言并未有多惊讶,她用鹿皮擦了擦玉石,对着日光转动瞧过后,将还差一些细琢才能完工的玉饰放回盒子内,在锦书端来的铜盆里洗手:“知道了,我随后就来。”
家仆应声,又匆匆离开。
元扶妤接过锦书递来的帕子,慢条斯理擦了擦手道:“我之前吩咐你们的,都记住了吗?”
锦书点头:“姑娘放心,我们一定将事情办妥。”
“去吧。”元扶妤将帕子放在檐下的桌案上,看着锦书离开,才不紧不慢起身,拿了屋内桌案上的册子,朝前院走去。
崔家管事赔着笑脸请京兆府的户曹参军和法曹参军入内喝茶,两人却绷着脸立在门口,睨视崔家管事。
“你的意思是,让我们入贱商住所喝茶?”法曹参军眉头竖起。
户曹参军也一副冷硬的模样,道:“按照我朝律法,官不可与工商杂类同席,这茶我们是不能喝的,进去便是执法拿人,还是请你们主事之人速速出来,”
崔家管事忙说:“我家老爷和二老爷两人不在京中,只有家中四姑娘,烦劳两位官爷通融通融,等我家老爷来京之后……”
崔家管事的银袋子刚塞到两位参军手中,就听元扶妤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“胡管事,你这银子给出去,可就成行贿的证据了,收回来吧。”
闻声,带着县尉与众多衙役而来的法曹参军和户曹参军,朝从蛮子门朝内望去。
见元扶妤一身合乎身份的素衣落拓,精雕细琢的眉眼不似其五官柔和,眸光如炬,步态沉稳,从容于院内出来。
贱商多谄媚,世家商狗多猖狂。
常与这些两类商户打交道的户曹参军和法曹参军,还从未见过这种举手投足,隐隐带有盛气凌人,俯瞰众人之态的商户。
“你就是崔四娘?”法曹参军问。
“正是。”元扶妤应声,“不知户曹参军和法曹参军,带着县尉和如此多的衙役来我府上,是有何事?”
“何事?我看你年前的那顿板子是忘了!”户曹参军冷声道,“年前你逾制坐马车,被武侯按在平康坊打了顿板子,年后竟然入主逾制的宅子,我朝律法工商杂户宅最多允许二进院落,正堂宽不得过三间,深不得超四架。”
听到这话,法曹参军也没多在意,年前被打了板子的商户多了去了。
户曹参军从身后衙役手中拿过这座宅子的图纸展开:“此宅是你一个贱商可居住的?念在此宅非你所建,我等按律查封没收宅园,按逾制计赃,杖刑五十,你可服气?”
“我是杂籍商户不假,当初买宅子立契、申牒、过割,哪一件没经过户曹参军的手?户曹参军职责便是审核田宅买卖是否符合大昭律法,确认无误后登记在户籍田档。”元扶妤说着看向法曹参军,“田宅买卖,上交契税,法曹参军与仓曹参军加盖公验,如此这宅子才能算是我崔家宅。这中间……哪一道手续,让几位不知我商户身份?”
“与她啰嗦什么?”法曹参军大怒,“来人,拿下!”
“慢着,大人急什么,我有说不遵从律法吗?”元扶妤似笑非笑看向法曹参军,“敢问二位大人,京都城中商户住宅逾制,是仅处置我崔家一家,还是别家也要一同处置?安兴坊中谢宅,可要比我们崔家的宅子大得多,京兆府要找依律处置,也应当先从谢府开始吧?”
不等两位参军再开口,元扶妤又道……
“即便京兆府不敢得罪谢家,那其他逾制的商户那么多,怎么就揪着我崔家?”元扶妤扬起手中的册子,“这个册子里,是在京置办田产宅院的商户,各个逾制,怎不见京兆府去管?”
“与你有何关系,一个贱商逾制违法,你领罚便是!官府衙门做事,哪里轮到你一个贱商质问?”法曹参军摆手,“来人,拿下!封了宅子,把人先带走关了,什么时候交了罚银,什么时候行刑放人!”
不等县尉带衙役靠近,崔家护卫纷纷上前将元扶妤护在身后。
两相对峙。
“崔四娘,你这是要抗法吗?”法曹擦军厉声质问。
元扶妤眸色冷沉:“法曹参军言重了,我只是要个说法而已。”
户曹参军开口:“你手中随便的一本册子,岂能当真!崔四娘……我劝你还是束手就罚,否则恐怕要吃苦头。”
“我这个人做事谨慎,当初得知只要给京兆府交了罚银,虽为杂籍商户,宅子逾制京兆府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不过是宅子越大,交的罚银越多罢了!我胆子小,生怕崔家的银子打了水漂,便让人留心打探了一番,将宅子逾制的商户做成册子,才交了银子!现在刚刚搬入没多久,京兆府便来没收我的宅子?”
元扶妤用册子有一下没一下敲着掌心:“我坐马车被打,所有商人都无法坐马车穿绫罗,我自然无话可说!若这次与年前相同,对商人一视同仁,将所有商人逾制的宅子都收了去,大家一样遵守律法,我自当配合,若只单单收我崔家一家,那我可要闹到闲王那里去了。”
听到自家姑娘提到闲王,崔家护卫们护住的决心越发大。
他们家姑娘虽然是商户,可是却是长公主心腹,曾经还在闲王府客居过。
“敬酒不吃吃罚酒!”法曹参军顿时大怒,“商户崔四娘以武抗法,抓起来!”
法曹参军一声令下,县尉带着衙役拔刀就要同崔家护卫打起来。
“好大的官威啊……”
闲王元云岳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。
法曹参军和户曹参军两人转头向巷口一侧瞧去……
刚才两方人马差点儿打起来太热闹,没听到背后的马蹄声。
元云岳今日轻装出行,打着去朝臣家中的旗号,原说随后翻墙进去偷偷瞧一瞧自己姐姐,所以并未带多少护卫,没成想竟然碰到了这样的热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