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空投弹药补充后,林译下令加强攻势。他清楚时间尚且充裕,但每多耽搁一日,便多一分变数。
虽说豫中会战整体失利,却也并非全无亮点。许昌、洛阳两地的防御战就打得顽强。这说到底,还是军队管理的问题:各部都忙着做生意,这仗还怎么打?
就在此时,收到急电的85军疾驰而至,先头部队一到战场便立即投入战斗。我军前后夹击,向落轿山的守军发起猛烈进攻。
85军一个团率先向森永大队开火,宋达轩部则一举突破第二道防线,转而猛攻驻守太室山的延川大队。得到弹药补充的士兵们士气大振,火力全开,攻势效果显着提升。
林译见战机已至,果断将预备队全部压上!连警卫营和工兵营也都投入前线。他要以最快速度拿下登封,不仅是为了夺取战场主动,更是为了抢在鬼子销毁物资之前控制县城。毕竟空投补给远不如实实在在缴获的物资可靠。
然而仰攻终究处于劣势,鬼子占据太室山高地,以火力牢牢封锁了前进的道路,战士们数次冲锋都被压制下来。危急时刻,龙文章率部赶到,他果断采取分段推进、定点爆破的战术,要求先摧毁高地上鬼子的机枪工事。
要实现这一目标,就必须在火力掩护下尽可能向前推进。一时间,战场上回荡着迷龙嘶哑的吼声:“点射!短点射!你他妈别扣着扳机不放啊!”
“换长点射!娘的,你虎啊,现在冲锋看不见吗?给我压住他们!”
“枪管!快换枪管!都打红了!”
随着龙文章一发信号弹升空,山坡下的75毫米榴弹炮群顿时向山顶倾泻火力。炮火掩护下,他嘶声大吼:“冲!趁现在冲上去!机会就这一次,一鼓作气拿下山头!不想死的就别犹豫啊。战场上的子弹专挑逃兵打!”
不一会儿,鬼子一处机枪阵地就在爆破声中哑火。龙文章毫不迟疑,再打一发信号弹,炮兵只能继续以75榴弹炮全力压制鬼子火力。
他趁机下令将九二式步兵炮前推,直瞄支援冲锋。然而空投补给的那点炮弹,在这样高强度的打击下迅速消耗殆尽。
龙文章这套步炮协同战术虽效果显着,却极度依赖弹药支持。而此时另外两处阵地也各自承担阻击任务,炮弹无法抽调。林译在无奈之下,只能再次发电请求空投支援。
龙文章率部快速拿下太室山两侧高地,随即以迫击炮火力形成压制,一举突破延川大队阵地,与85军形成夹击之势,直逼日寇最后一道防线。
此刻已没有节省弹药的理由,唯有全力猛攻,才能粉碎鬼子孤注一掷烧毁物资的企图。雨点般的炮弹密集砸向敌阵,硝烟未散,各部便借势发起总攻,一举夺下阵地。至此,除两翼增援的鬼子外,登封县全域宣告收复。
部队虽补充了粮食,缴获部分日械弹药,但美械弹药的缺口仍未填补。林译当即再次发电山城,一面催促尽快空投物资,一面请求及时派出空中支援,以解燃眉之急。
山城的回应这次异常迅速,空中补给随即安排到位。与此同时,85军也已基本来援到位。林译正欲下令尽快击溃两侧援军,全速向洛阳挺进,一名参谋送来了最新战报。
“军座,吴军长刚击溃外围敌军,已建立起防线。但鬼子110师团并未直接进攻,而是绕过他们,向第三战车师团的包围圈靠拢。”
林译心头一沉,洛阳城外最惨烈的一仗,终究是避不开了。然而,两翼打到现在还有三个大队在竭力拖住我军。
“不能再纠缠了!全力突围,必须尽快冲出去!”他果断下令。
“军座,你们先走。”宋达轩突然开口,“我带队断后。给我两个团,我来拖住这里的鬼子。”
他点燃一支烟,继续说道:“把咱们暂20师留一个团,再收拢些溃兵凑一个团,差不多也有小五千人了。眼下增援过来的鬼子不到三千,我拦得住。”
若是齐装满员的远征军,林译绝无怀疑。可这是第一战区的部队……其战斗力,实在令人放心不下。
第一战区的溃败,并非没有缘由。豫省乃是遭了灾的省份,百姓早已在生死线上挣扎,却还要负担数十万大军的粮饷。层层盘剥之下,军纪日渐败坏,官兵离心。
更深远的原因,在于从上层弥漫开的消极情绪:许多人认为日子深陷太平洋战场,已无力在华夏战场发动大规模攻势,只需坐等盟军胜利便可。
最关键的是,汤司令手握数个精锐军,而蒋司令麾下能打的部队屈指可数。几乎所有指挥官都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:若有战事,自有汤司令的精锐顶上去。
在这种氛围下,部队疏于训练,普遍缺乏战斗意志。这样一支军队,真的能守住防线吗?
“仕民兄,当务之急是驰援洛阳,这是山城的死令,片刻耽误不得啊。”吴军长上前一步,低声劝道。
林译略一沉吟,终于点头:“好,留三个团,七千余人,务必尽快击溃增援的鬼子。最低限度也要守住阵地,拖住敌人,绝不能让他们形成夹击之势。”
命令既下,部队迅速开拔。
“报告!山城急电。”通讯兵快步进帐,“林将军,空投战机已出发,弹药将投送至吕店、范村方向安全区,请及时领取。”
“这是逼着我们一刻不能停啊……”林译摇头苦笑,“三十里地,出发吧。”
所谓“安全区域”,竟设在三十里外,其中深意不言自明。
临行前,官兵们不约而同地向宋达轩立正敬礼。这位曾经败退的师长,此刻用行动证明了他抗敌的决心,也证明了这支部队能够打好这一仗。他赢得了全体将士的敬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