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9章 三面包围(1 / 1)

作者:暴雨梨花孤灯下

欢迎关注,放入书架观看,后面更多精彩

有人大喜道:“五六年来终于听到一件振奋人心的事了,希望这支义军能平安来到中原。”

也有人道:“如此玄乎,能从几十万蒙古大军围堵中突围,也不知是真是假?”

这时一个山西口音的人说道:“这事千真万确,昨日我大同的表弟派人捎信说,这次运货回大同,千万小心,不可走大道,说蒙古大军正围剿一支神秘军队。那支大军神出鬼没,不知是何来路?本来还不太相信,刚才听黎老板一说,这才确信表弟来信说的是真的了,那支义军目前应该到了西京道(今山西北部)!”

一人大叫道:“过了西京道就是河北路(今河北),为何不直导黄龙,痛饮胡虏血?”

有人道:“大都乃蒙古首府,自然会有重兵把守,哪里容易过去,能从蒙古大军围堵中脱身已经不容易了!”

又有人道:“是啊,北方沦落外族已久,那支义军只要到了中原,振臂一挥,必然风起云涌,那时驱除鞑虏,”

又有一人道:“真不知这郭姓大帅是何方神圣,希望这一次能收复中原,驱走胡虏!”

众人听了,连声说“是啊,是啊!”

这时楼下又有脚步声上来,佟掌柜连声道:“小声一点,小声一点,别让外人听到!”

这时楼下有人哈哈大笑,说道:“小声什么,我们都听到了,你们说的那支义军已经烟消云散了,不要再妄想了!”

众人听了,纷纷大怒道:“胡说八道,胡说八道……”

脚步声已走到楼梯中间,又继续道:“我们亲眼看到那支义军被几十万蒙古大军围困在黄河渡口上,前后左右都被蒙古大军围堵,插翅难逃,绝不会再向这边来了,你们是看不到了。”

这人讲话虽是汉语,可是如同舌头太短,又或是嘴里含着什么东西,全是嗯嗯鼻音,虽勉强能听懂,却让人听着极不舒服。这人一句话从楼下讲到楼上,断断续续停顿,到了楼上这才讲完。

楼上众人正想说话反驳,有人挥手示意,低声道:“不要说了,是西北汉人来了,我们惹不起!”

话音刚落,这时看到楼梯走上几个人,均大圆紫膛脸,身体高胖,一边上楼,一边互相说话,说话口音都是西北口音,鼻音甚重,应该是西夏金辽等地的汉人。这些人一直生活在北方,受辽金统治,自然与大宋没有什么感情。他们被蒙古称为汉人,在大元朝是三等人,而江南汉人被称为南人,是四等人。在蒙元新朝,低人一等,是不可同日而语的,何况是讲话辩论的,否则就有性命之忧。

而且那几人虎背熊腰,走路孔武有力,一看就是习武之人。他们穿着黄色棉袄,棉袄上面都写两个汉字“惊东”,旁边还有蒙古文字和各种蝌蚪胡文。

有人知道他们是关外的马队,如同关内的镖局,专门替人送货。他们也帮蒙古军运送粮食物资,有蒙古人发下来的腰牌,腰牌如同蒙古关文一般,一路上无人敢拦截。

惊东马队后来多次进入中原送货,看到中原山多水多,于是也学习中原镖局,用人力托运货物。惊东马队送货速度快,又有大都蒙古官员做后盾,抢了不少中原镖局的生意,仗势欺人,蛮横之极,中原人对惊东马队非常鄙视。但惊东马队有蒙古人撑腰,中原汉人也是敢怒不敢言。

其中一个虬髯大汉看着楼上突然闷不吭声的众人,大笑道:“嘿嘿,不知天高地厚的南蛮子,快把好酒好菜端上来,爷几位都饿坏了!”说话口音正是刚才在楼下说话之人!

楼上众人听到惊东马队人所言,也不敢说话,就在旁边盯着。早有伙计上前招呼,引着几人来到中间一张大桌子前。穿过众人,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他们,如刀似剑一般,似乎要把几人刺穿。那几人视若无睹,到一张桌子坐下,点好酒菜,就大吃起来。

楼上众人也不敢说话,但郭襄听到这些人说起那支神秘义军遭蒙古围困,急切站了起来,向那群人拱手问道:“敢问这位大哥,刚才所说可是真的?”

其中一个虬髯大汉,仍在大口吃肉,头也不抬,不耐烦说道:“我们亲眼所见,自然是真!”

郭襄又问道:“敢问那黄河渡口在哪里?”这时小二端来几盆牛羊肉,放在他们桌上。那些人正诧异,郭襄连忙道:“这是我送你们的,不必客气!”

虬髯大汉这才抬头看了郭襄一眼,也不说谢,就拿起羊腿于几人大吃起来,吃了几口,这才道:“龙口峡,水西门渡,偏关长城下,被几十万蒙古大军围住,西边是万丈悬崖,北边是蒙古草原,东边是长城,南边是黄河,就是苍蝇也飞不出去。”

他一边说,苗道一在桌上用茶杯和碗筷摆上,等这人说完,苗道一道:“难道是黄河转弯处的隩州?”

虬髯大汉嘿嘿一笑,说道:“算你识货,就是隩州,黄河千里一曲之处,前面有数十万蒙古大军前后左右围堵,后面又有安西王追兵追赶,区区几千人已被围得水泄不通,被剿灭只是瞬息之间的事!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