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瑢先生的事儿,你也听说了。”燕周穿着大氅,看着腰间扎白,浑身上下皆是素白配饰的雍侯世子,夸一句:“你有心了。”
雍侯小世子的眼眶快速红了起来,朝着门外拱拱手,回道:“嗯,侄儿是在游历归途上听说了,震惊又敬佩瑢先生,所以飞书给外祖家,让外祖家帮雍家开六座私仓,跟随瑢先生,捐粮抗敌。”
又悔道:“可惜侄儿要赶着回京,不然真想奔去东北州首府,到瑢先生墓前,上香祭拜一番。”
燕周道: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,今年元旦大朝,你这个新任雍侯世子得在场了,否则就你父一人参加元旦大朝,岂不是要让人忧虑你雍侯府的传承?”
新出炉的雍侯小世子点头:“燕世叔说得对……想起瑢先生父子,侄儿离家游历确实有些久了,得多陪陪父亲,在他跟前尽尽孝。”
屋内的黄阳隆听得后,说:“世子爷对瑢先生很是钦佩啊,那世子爷给江南的世家们去封信,或者干脆参加完元旦大朝后就直接南下,挨家挨户劝说江南世家,开几座私仓,捐物资,助国朝抗敌吧。”
雍侯小世子听得一愣,点头道:“黄大人此言有理,小弟记下了,等回京后,就请示父亲一番……但愿能成行。”
黄阳隆都想翻白眼了……别看这小子长得挺可爱,可他就是觉得雍侯世子不是个好玩意。
“烤好了,吃吃看,挺好吃的。”黄阳隆把两大块山薯芋薯递给雍侯世子。
雍侯世子眼神清澈迷茫的接过吃食,问:“黄大人,这就是两种高产薯粮?那我可得尝一尝。”
言罢,是拿起筷子,细细剥去烤糊的表皮后,夹起一筷子粉糯的薯肉,细细品尝起来,好看的眼睛一亮,笑道:“好吃诶。”
雍侯世子似乎很喜欢吃二薯,一会儿就把两块拳头大小的烤山薯芋薯给吃完。
“你就这么吃完了?不试个毒?古籍上可是记载了芋薯有毒,你万一被毒死了,当世子的就是你弟了。”黄阳隆故意吓唬他。
雍侯世子笑:“黄大哥,我是小,不是傻,燕世叔屋里的吃食,怎么可能有毒?”
黄阳隆有点恶心心,这个雍侯世子真是心机深,才聊了两句,他老黄就从黄大人变成黄大哥。
“不过我倒是很好奇,黄大哥你们是怎么敢吃芋薯的?毕竟几乎所有关于芋薯的记载,皆是写它有大毒,且芋薯在横跨几百年的时间里,确实造成了上百批次人畜死亡的情况,就连医书里,也有记载芋薯有大毒。”雍侯世子问,少年满脸求知欲:“求黄大哥解惑。”
诶嘿,黄阳隆就是不告诉他,只说:“想知道?等到京城后再说。”
傻叉,有没有可能所谓吃芋薯死掉的人,吃的不是芋薯,而是剧毒的滴水海芋!
滴水海芋,在岭南州也是遍地都是,那家伙长得比芋薯还猛烈,但三岁小儿都知道它跟芋薯的区别,也知道它有毒,不会弱智般把滴水海芋挖出来吃。
而几百年前,有人会因为试种芋薯来吃,导致中毒,是因为给薯种的人,居心不良,将滴水海芋的薯种给了试种的人群,然后告诉他们,这是芋薯。
在这个皇帝换了三年,还有偏院远地方不知道皇帝已换的世道,世家豪强弄个滴水海芋冒充芋薯,给农人试种,再得出一个他们想要的‘此物有大毒,吃者毙命’的结论,太容易了。
雍侯世子心下一提,脸上兴奋道:“黄大哥这话的意思是,确实知道古籍记载出错的原因?那回到京城后,黄大哥可一定要给小弟解惑啊,不然小弟恐怕连年都过不好。”
黄阳隆却不说话了。
这倒是让雍侯世子泛起嘀咕来……这个南蛮子性格乃是无理也要张狂三分的,如今为何不说话了?
是没有找到古籍记载错误的证据?
还是故意不想告诉他?
雍侯世子想了很多,又追加一句:“那小弟就等着黄大哥解惑了……嗯,这甜品也是用芋薯做的吧?很浓郁的一股芋和奶的香味。”
雍侯世子像个十四岁的少年郎,在燕周暂住的屋子里,边吃小食,边跟燕周说话。
待了足足一个时辰,见燕周闭目打盹后,雍侯世子才面带惋惜的起身告辞:“燕世叔,侄儿先回去了,改再来叨扰您。”
“嗯,去吧……带上几箱芋薯山薯,想吃了就让厨娘做给你吃。”燕周笑,通身都是慈爱。
“嗯,多谢燕世叔,那侄儿就不客气了。”雍侯世子笑,起身行礼告辞:“黄大哥、燕兄弟,我先回了。”
黄阳隆敷衍拱拱手。
燕嵇郑重回了一礼:“雍侯世子慢走。”
雍侯世子笑,出院子后,立刻把燕周的话,告知守院门的管事,让燕国公府的管事带他去拿山薯芋薯。
黄阳隆趴门框,伸长脖子看了好一会儿,等雍侯世子走后,才回屋,问燕周:“国公爷,您真的喜欢他?真把他当子侄疼?您这属于敏锐度退化了,得改得纠正啊!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