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援朝没想到,李天明这小子的心当真大到没边儿了。
竟打起了国营厂的主意。
或许李天明说得很有道理,可并不意味着有道理就是对的。
尤其是……
李天明这是在挑战规则。
要是早几年,李天明说这话,那绝对就是阶级敌人当中性质最恶劣的那一类人,枪毙他之前,子弹头上都得抹大粪。
“就算是放到现在,你刚刚说的那些话传出去,知道会给自己惹出来多大的麻烦吗?”
“知道!”
呃……
“知道你还敢动这个念头?”
李天明非但不怕,反而还笑了。
“马局,现如今上上下下都在变,国企迟早也得跟得上才行。”
话是这么说,可问题是……
国企的性质一旦变了,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的社会性质岂不是也要变了?
“你说的这些,我需要好好想想。”
马援朝心里也明白,继续这么下去肯定不行。
日子过得太舒服了。
每天上班,下班,混够了八个点儿,工资到手。
这样的安逸不能再继续下去了。
引入李天明刚刚提到的绩效考核势在必行,可仅仅是这样还不够,要让国企也有危机意识。
像电冰箱厂这样的企业,再不做出改变,迟早要被淘汰。
到时候,几百口子工人,还有他们身后的家庭怎么办?
当初为了建厂投入的资金怎么办?
“你刚刚说……能从国外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?”
“没错!”
马援朝立刻想到了之前李天明跟随考察团去西德,帮着海城钢铁厂拿下的那条二手轧钢生产线。
“你说的该不会是那个叫海立格的外商吧?”
马援朝之前也曾跟随海城代表团去参加过广交会,当时曾见过海立格。
“就是他!”
此前轧钢生产线谈妥之后,李天明也不清楚上面到底是怎么定的,会不会用海立格做代理人。
如果上面不用的话,李天明倒是有些想法,准备和海立格展开合作。
电冰箱的技术,也不止东瀛一家领先,德国的利勃海尔同样处在世界领先地位。
貌似青岛电冰箱厂上一世就是和这家企业合作,并最终创立了海尔集团。
“有把握?”
李天明笑道:“有赚钱的机会,海立格为啥不干?”
上一次海立格牵线搭桥,帮着他们顺利拿下邓弗里茨的轧钢生产线,还没要一分钱的区间费,不就是想着放长线钓大鱼嘛!
马援朝在心里盘算了一阵,道:“你刚才说的那件事,等你真的拿下了电冰箱的制造设备和技术,咱们再聊!”
这事太大,他都不敢现在去和杜树平汇报,总得手上有了硬家伙,再去和上面聊。
从轻工业局出来的时候,已经快九点钟了。
马援朝直接住在了单位,李天明没地方去,只能去叨扰大伯一家。
“天明,你怎么这时候来了?”
几个孩子都去上学了,原本热闹的家,现如今变得空荡荡的。
李学军知道李天明今天去钢铁厂找了孙立。
“还不是为了三红的事。”
“三红咋了?”
严巧珍也从屋里出来了。
李天明简单地把事情说了一遍。
“你三叔三婶儿也不管?”
好好的工作,说不干就不干了,还要来市里做小买卖,严巧珍显然理解不了三红的想法。
其实现在海城也有了不少做小买卖的年轻人,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乡下回来的返城知青,安排不了工作,在家吃闲饭又遭人白眼。
可人总得活着啊!
渐渐地就有人动了倒买倒卖的心思。
一开始还小心翼翼的,生怕被人给抓了,但很快人们就发现,现在做小生意好像没人管了。
这些人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,不断试探着政策的底线。
“现在滨江道和北安桥那边都是做小买卖的,三红也想和他们一样?”
在严巧珍看来,做小生意就算是赚得比上班多,那也是不务正业,好人家的孩子,谁会去干这个啊!
“我三婶儿也管不了,这丫头打小心就野,陪着小琪去了趟四川,回来以后在家就待不住了!”
“你也不说劝劝?”
李天明苦笑:“咋没劝,可您也知道,三红这丫头的性子,她认准的事,撞了南墙都不回头!”
严巧珍还想再说,却被李学军给拦下了。
“孩子有自己的想法,咱们就别跟着掺和了,天明,天亮现在咋样了?”
天亮回来以后,李学军两口子也回村看过一次,心里一直惦记着。
“您放心,没事了,他去京城陪着小琪。”
接着李天明又把石磊帮忙,天亮被记了个人二等功,还被安排了工作的事说了一遍。
“西城分局刑侦大队的大队长,正科级的干部!”
李学军听了,同样高兴得不得了。
“这小子行啊!24岁的正科,前途无量!”
李天明倒是不指望着天亮还能继续往上进步,只要人平平安安的就好。
正说着,又从屋里走出来一个小小的人。
“爷爷,奶奶!”
小姑娘被吵醒了,揉着眼睛,倚在门口。
正是天满和秦丽的女儿秋秋。
比甜甜小了一岁。
今年……
也有5岁了!
严巧珍忙起身过去,将秋秋抱了起来。
“奶奶,我渴了!”
秋秋说话的时候,还偷偷看向了李天明。
“咋?不认识大伯了?”
秋秋微微翘起嘴角,只是眼神还有些闪躲。
“大伯!”
“欸,真乖!”
李天明应着,心里泛起了嘀咕。
等严巧珍抱着秋秋回屋,这才小声问道。
“大伯,秋秋没和天满他们一起住?”
李学军点上了一根烟。
“乔萍她妈来了,在那边帮着照看小海,秋秋在那边……不方便!”
小海是天满和乔萍的儿子,年初生的,刚过了百天。
李学军说的是不方便,其实……
更多的还是不放心。
毕竟不管咋说,秋秋不是乔萍亲生的,就算做得再到位,可现在有了亲儿子,对继女,难免疏忽。
再加上天满和乔萍平时还要上班,家里只有乔母带孩子,继续把秋秋放在那边,也说不过去。
人家帮着闺女带孩子也就算了,没道理还一起照顾秋秋。
“乔萍她……”
“你别瞎想,乔萍对秋秋挺好的。”
李学军说着,心里也心疼孙女。
自从天满和乔萍结婚以后,秦丽就再也没回来看过孩子。
“秋秋这孩子也懂事,反正你大娘快退休了,平时把秋秋送去厂里的托儿所,每天下班带回来,也不耽误事!”
李天明听着,也不禁暗暗叹息。
刚刚就能看得出来,秋秋这孩子的性子还是受了父母离婚的影响,变得小心翼翼的。
他平时过来,每次看到,秋秋都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着。
说是懂事,可懂事得让人心疼。
“大伯,要不让秋秋跟我去村里住些日子,有甜甜和振兴他们几个,孩子也不孤单!”
李学军听了连连摆手:“这不行,你家里孩子够多了,再加上一个秋秋,晓雨忙活不过来,放心吧,有我和你大娘呢。”
接着,李学军又问起了李天明此行的目的。
“你这次来海城,就是为了三红的事?”
“三红的事是顺便,主要还是想再给村里添个新的营生。”
还要添?
“村里那么多事,还不够你忙活的?你又没生着三头六臂,还打算把摊子继续往大了铺?”
“现在好些事也不用我操心了,天生,还有大鱼淀我那个同学张丽梅,现在都培养起来了,厂里有他们盯着呢。”
“就算有了帮手,也别太冒进了,我琢磨着,还是应该把现有的稳固好。”
“大伯,我这不是冒进,是……不往前不行啊!”
“咋说?”
李天明也点上了一根烟,深吸了一口:“村里要施行农业产业化,往后大量的劳动力都没了事情做,还不光是李家台子,大柳镇其他几个村子也一样,要是让这些劳动力闲下来,农业施行产业化也就没意义了!”
当初要在李家台子施行农业产业化,就是为了解放劳动力,可是,如果被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没有了别的地方安置,推行产业化的意义何在?
“扩建的方便面生产车间,还有电风扇生产车间,安置了一部分人,可这还不够。”
“你这回又想干个啥?”
“电冰箱!”